开头引入:
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胸口胀痛得像块石头,碰一下都钻心痛的情况?这可能就是中医说的"乳痈"!别慌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抗生素,专门讲讲老中医是怎么用草药+热敷+推拿三招搞定这种烦人的炎症的。
先搞懂啥是乳痈
说白了就是乳房里堵出"火包"了!刚生完娃的宝妈最熟悉——乳汁淤积+细菌感染,乳房红肿发热像火烧,西医叫乳腺炎,中医分成三种类型:
- 初期:乳汁淤积,摸到硬块,隐隐作痛(这时候最好处理)
- 成脓期:硬块变软,皮肤发红发烧,一跳一跳地疼
- 溃后期:破皮流脓,反复发作(这时候要赶紧看医生!)
中药内服:3个经典方子对症用
淤积期(硬块阶段):
仙方活命饮改良版(药店抓药就说这名字):
- 穿山甲粉3g(现在多用王不留行代替)
- 皂角刺10g + 当归尾15g
- 金银花20g + 蒲公英30g(新鲜的最好)
煎法:头煎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,倒出汤汁;二煎加水再煮15分钟,混合两次药液,早晚饭后温服。
隔壁王姐的案例:去年堵奶时喝了3天,配合宝宝吸吮,硬块居然自己消了!她说中药比喝麦芽水管用多了。
发炎红肿期:
瓜蒌牛蒡汤加减(清热散结一流):
- 瓜蒌皮15g(宽胸散结)
- 牛蒡子10g(消炎解毒)
- 连翘15g + 夏枯草20g(专灭肝火)
- 加橙子皮1块(新鲜橘子皮晒干,理气防胀奶)
注意:喂奶期间把宝宝不爱吃的那侧乳房药渣热敷,双管齐下!
反复发作体质调理:
托里消毒散(增强免疫力):
- 黄芪30g(补气排脓)
- 白术15g(健脾祛湿)
- 加少量炮山甲(现在多用路路通替代)
适合总在经期前复发、疲劳就犯的姐妹,连喝1个月调理体质。
外敷绝技:厨房就有天然消炎药
黄金搭档:芒硝+大黄
- 芒硝200g(硫酸盐矿物,药店买大块的自己碾碎)
- 大黄粉末50g(中药房现磨)
混合后装纱布袋,敷在硬块处,诀窍:用前喷少量白酒(活血),外面盖保鲜膜防漏,每天换2次,3天就能看到肿块变小!
新鲜马齿苋贴敷法
菜市场买一把马齿苋,捣烂成泥,掺入少量蜂蜜调匀,注意要避开乳头破损处,敷半小时后擦干净,急性期用这个比土豆片管用十倍!
仙人掌急救法(野外篇)
实在买不到药的时候,摘两片仙人掌(去刺),加鸡蛋清搅成糊状,当年我表姐在山上堵奶,用这个偏方撑到下山,亲测有效!
吃出来的疗效:忌口与食疗清单
千万不能碰:
- 韭菜、茴香(发物,越吃越肿)
- 奶油蛋糕(腻住乳腺)
- 冰镇饮料(寒凝血瘀)
多喝这些:
- 丝瓜络鲫鱼汤(通乳经典款)
- 橘叶山楂茶(晒干的橘子叶+山楂片泡水)
- 海带绿豆粥(软坚散结)
特别提醒:哺乳期吃药要问过医生,但外敷基本安全,如果发烧超过38.5度,该吃退烧药就吃,别硬扛!
预防复发的小习惯
- 喂奶姿势要正确:宝宝含乳要含住整个乳晕,否则白喂还易堵
- 睡觉别压胸口:侧睡时在腋下垫毛巾,防止淋巴堵塞
- 每天梳乳根:用牛角梳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轻刮50下
- 情绪管理:生气时按揉脚背"太冲穴",给肝经泄火
结尾叮嘱:
乳痈拖成脓肿就要去医院切引流条了!发现硬块别学老一辈硬扛,早用中药干预,记住这些方子,关键时候能救急,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闺蜜群,说不定哪天就帮到人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