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蟠龙草别名过江龙,山野间的祛风奇药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在老家的山坡上,总能看到一种藤蔓弯弯曲曲爬满岩石缝,老一辈叫它"过江龙",说是能治风湿骨痛的宝贝,后来学中药才知道,这不起眼的小藤竟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学名叫"蟠龙草",不过咱山里人还是习惯喊它"过江龙"。

山崖上的"蛇形藤"

前年清明回老家扫墓,发现后山阴湿的岩壁上爬满了青绿色藤蔓,表叔路过看见,随手扯断几根说:"这就是过江龙,你奶奶当年腿疼就用过它煮水熏洗。"仔细端详,这藤表面有细毛,叶子对生像鱼鳞,折断后流出乳白色汁液,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

村里的老赤脚医生告诉我,正宗的过江龙藤茎呈圆柱形,表面灰褐色带纵向沟纹,就像老树皮似的,最特别的是它的气根,会在岩石上生出吸盘样的小爪子,牢牢抓住石壁往上攀,活像条正在游动的青龙。

祛风除湿的"土偏方"

隔壁王婶每到梅雨天就关节疼,她有个祖传法子:取鲜过江龙50克,加白酒半斤浸泡七天,每天早晚用棉球蘸药酒擦关节,她说这招比膏药还灵,去年我亲眼见她给孙子治湿疹,采来新鲜藤叶捣碎敷患处,三天就结痂了。

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也用过江龙配伍,他们把晒干的藤茎切片,和威灵仙、徐长卿各15克煎汤,专门给建筑工人治腰肌劳损,那些扛水泥袋的师傅都说,喝完药汤浑身暖烘烘的,像有股热气在骨头缝里游走。

藏在深山的"筋骨草"

真正识货的老药农都知道,清明前后的过江龙药效最好,这时候藤尖刚冒新芽,汁液最浓,采药得赶早,露水未干时剪下三年生的老藤,去掉粗根,开水烫过后晒半干,再拿稻草烟火熏透,这样处理过的药材能存三年不坏。

有次跟着采药队进山,老周师傅教我辨认真假,他说正品过江龙断面是黄白色的,闻着有股淡淡的薄荷香,要是闻到酸味或者断面发黑,准是受了潮发霉的次品,山里还有一种叫"假过江龙"的藤蔓,叶子是互生的,藤身有刺,千万要分清。

从祛风湿到抗癌的新发现

前几年县中医院做过实验,发现过江龙含有独特的三萜类化合物,他们用乙醇提取物做体外实验,居然对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,不过老医生们还是谨慎,说这药性偏温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得配上生地黄、麦冬这类滋阴药才稳妥。

现在村里年轻人流行用它泡药酒,秋收后挖带根的全株,洗净晾干后泡在40度以上的白酒里,过年时拿出来招待客人,浅抿一口,先是微微的苦涩,接着喉咙泛起甘甜,喝多了还会感觉舌头麻麻的。

救命仙草的现代困惑

前些年外地商贩疯狂抢收,导致山里的过江龙越来越难找,现在政府划了保护区,规定每年只能采收两年生以上的植株,老药农们开始尝试人工种植,却发现这娇贵的藤蔓离开岩石环境就长不好,必须在腐殖土里掺三分之一的碎石块才肯扎根。

上个月带城里亲戚去采药,他们看见岩缝里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直感叹:"原来祛风湿的灵药开这么素雅的花。"确实,过江龙的花不起眼,淡紫色钟形小花成串垂着,像谦卑的山里姑娘,可就是这朴素的小草,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着山民的安康。

如今药店里卖的多是栽培品,但老辈人还是认准山野自生的"过江龙",他们常说:"这藤蔓在石头缝里挣扎几十年,吸收天地精华,药力才够劲。"每次看到岩壁上蜿蜒的绿藤,就想起小时候奶奶熏蒸膝盖时袅袅升起的药香,那是大山馈赠给凡人的长生藤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