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去郊外爬山,在路边看到几株叶子毛茸茸的野草,同行的老中医朋友眼睛一亮:"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!城里人花大价钱买保健品,这野生的'药黄金'却长满山头。"他随手折下一片叶子揉碎,顿时飘出股特殊的清香,让我对这个叫牛突草的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古方 牛突草这名字听着陌生,其实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,李时珍管它叫"土犀草",这种喜欢阴湿环境的野草,在南方山区的溪边、林荫下随处可见,别看它长相普通,可是懂行人眼里的宝贝——全草能入药,根茎叶各有妙用,老辈人常说"宁要牛突草一把,不要人参一枝"。
从田间偏方到实验室明星 前几年邻居张婶总咳个不停,去医院查不出毛病,她老家亲戚寄来晒干的牛突草,每天泡水喝,不到半个月就见效,这事在小区传开后,不少人专门去郊外挖草,现在中医院开的止咳平喘方子里,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,更有意思的是,去年某省农科院研究发现,这草含有的特殊黄酮类物质,抗炎效果比某些西药还明显。
祖辈相传的草根智慧 我奶奶就有个用了三十年的秘方:新鲜牛突草捣烂敷关节,她说以前在纺织厂干活,很多工友得了风湿痛,都是用这个法子缓解,不过老人家特别强调,一定要选清明节前后的嫩芽,这时候药效最足,现在想想,这何尝不是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用药时间表?
这些使用禁忌要注意 虽说是天然药材,但也不是人人适用,中医王大夫提醒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孕妇最好别碰,去年有个小伙子听说牛突草治痘痘,结果过量饮用导致腹泻,还有人把新鲜草药直接敷在破皮伤口上,结果引发感染,所以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,最好先咨询中医师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 现在市面上开始出现人工种植的牛突草,价格比野生的便宜一半,怎么区分呢?老药农教我三招:野生的叶片背面有白色绒毛,折断时会流出乳白色汁液,晒干后香气能保持三个月以上,要是买到闻着有酸味或者颜色发黑的,肯定是陈年旧货。
现代养生的新玩法 最近抖音上流行自制牛突草茶,看着博主们展示的冲泡过程,碧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,确实赏心悦目,不过要提醒的是,真正入药需要文火慢炒至七分干,家庭制作很难掌握火候,倒是用它来泡脚治脚气,这个方法经过多人验证确实有效。
写到这里,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,看她把牛突草和艾草混在一起熏蚊子,那时候只觉得好玩,没想到这些生长在山野间的草木,竟承载着几千年的治病智慧,现在每逢周末,我都会带孩子去郊外认识中草药,指着牛突草告诉他们:"这可是土地送给我们的免费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