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咳嗽喉咙痛,翻遍了家里的药箱,发现西药吃多了总怕有副作用?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天然消炎药呢!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中药消炎图谱分享出来,手把手教你认识这些"消炎高手"。
清热解毒担当——金银花 (想象这里插着金银花特写图) 每次去中药房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,这就是金银花了,它可是咽喉肿痛的克星,泡水喝能清肺热,记得选那种花蕾紧实、颜色自然的,硫磺熏过的可别要,去年我感冒嗓子哑了,每天用金银花+薄荷煮茶,三天就见效了。
厨房里的消炎药——蒲公英 (此处应有蒲公英带着露珠的全景图) 春天郊游时挖过野菜的朋友肯定熟悉它,叶子锯齿状带毛,折断会流出白汁,别看它不起眼,消乳腺炎、阑尾炎都是一把好手,我们小区王阿姨常年采蒲公英晒干泡茶,她说比吃药管用,不过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喝。
外伤圣手——紫花地丁 (脑补长满紫色小花的草地画面) 被蚊子咬了包?不小心划伤感染?这种贴着地面生长的小野花最管用,记得要连根挖,洗净捣碎敷在伤口上,清凉凉的很舒服,我家孩子学骑自行车摔破膝盖,外婆就用这个土方法处理,第二天就不红肿了。
树皮里的奥秘——黄柏 (想象剥开树皮露出橙黄色断面的图片) 这味药长得像卷起来的牛皮纸,味道极苦,但它是治疗肠炎、尿道炎的好手,特别是配上苍术煎汤外洗,效果惊人,上次我老公出差吃坏肚子,就是靠黄柏+白头翁熬的水救急的。
藏在泥土里的宝贝——鱼腥草 (应该有刚挖出土带着根须的特写) 这名字听着怪,却是肺炎、咽炎的克星,新鲜的搓碎闻着像臭鱼,但煮水后气味会变淡,四川人喜欢凉拌着吃,我们南方用来炖梨治咳嗽,记得要选叶片肥厚的,发黑的千万别买。
藤蔓中的抗生素——忍冬藤 (想象缠绕在竹架上的绿色藤条) 金银花的亲戚,专门对付风湿关节痛,新鲜藤条砍断会流出黏液,老中医说这是药力所在,我妈每到梅雨天关节疼,就用忍冬藤煮水泡手脚,她说比贴膏药舒服多了。
果实类消炎药——栀子 (应该是晒干的墨绿色小果子) 夏天上火嘴角生疮,抓几颗栀子配菊花煮水,喝两天准好,不过这玩意儿很寒凉,孕妇和拉肚子的人千万不能碰,挑的时候选颗粒饱满、捏起来硬实的,轻飘飘的说明陈年久了。
根茎界的明星——板蓝根 (想象药店里成捆的干燥根茎) 疫情那会儿大家都抢过,其实它最适合预防流感,大青叶(板蓝根的叶子)也能入药,我们办公室常备板蓝根冲剂,有人打喷嚏就马上冲一包,真能阻断传染链。
动物源良药——穿山甲鳞片 (虽然现在不能用了,但图谱里可能有标本图) 以前跌打损伤都会用到,不过现在属于保护动物禁用了,替代品可以选择醋炒鳖甲,同样有散瘀消肿的作用,只是药效温和些。
居家应急小妙招
- 牙龈肿痛:甘草5g+盐少许,嚼碎含嘴里
- 痘痘发炎:新鲜芦荟去皮,蘸蜂蜜涂患处
- 眼睛红肿:菊花茶冷却后湿敷
- 中耳炎:滴几滴蒲公英汁(需稀释)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虽好也要对症,像黄连治胃火牙痛,但长期喝伤脾胃;马齿苋治痢疾,孕妇却不能吃,建议先咨询中医师,别把养生茶喝成毒药汤,家里存药记得放阴凉处,发现霉变直接扔,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