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中药铺里,总能看到些圆滚滚的果子,这些藏在壳里的宝贝看着不起眼,却个个身怀绝技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圆球状的中药果实,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有多奇妙。
【罗汉果】甜过初恋的"神仙果" 广西山里的藤蔓上挂着的绿灯笼,晒干后变成褐色圆球,掰碎冲水,甜味能沁到嗓子眼儿里,咳嗽痰多时煮一个,比冰糖雪梨还管用,糖尿病人想尝甜头,拿它泡水最合适——甜度高但不含糖,不过这东西性凉,脾胃虚寒的人可别贪杯。
【枳实】未老先衰的"小钢炮" 还没成熟的酸橙崽子,表皮青涩带细毛,切开是紧实的果肉,别看它丑,却是行气消胀的高手,炖肉时丢几片,油腻感立马消失,但孕妇可得躲远点,这小家伙活血的本事可不含糊。
【栀子】染布入药的全能选手 端午时节摘的青涩圆果,晒干后像颗深棕色宝石,南方人拿它煲汤祛湿,江浙地带用来给粽子染色,上火导致的心烦失眠,抓几粒煮水喝,苦味过后回甘明显,不过脾虚便溏的人要慎用,毕竟它性寒得像块冰。
【马钱子】毒如蛇蝎的双刃剑 外壳毛茸茸的圆板栗,里面藏着剧毒成分,经过炮制后能治风湿骨痛,但剂量堪比走钢丝,民间偏方常拿它外敷,千万记住不能内服,现在药店都锁在专柜里,可见其危险性。
【五味子】酸爽开胃的"五行果" 北方山林里的红珍珠串,集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,泡酒能养肝明目,熬粥可补肾宁心,熬夜党用它泡水,既能提神又能护肝,不过新鲜果实容易发霉,得晒干密封保存才靠谱。
【槟榔】嚼出火花的岭南嗜好 海南人的口头零食,灰青色椭圆果剖开像大理石纹,少量咀嚼能消积杀虫,过量就像喝汽油烧喉咙,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致癌物,但两广地区仍当它是待客之物,建议尝尝鲜就好,别拿健康赌瘾头。
【川楝子】清肝泻火的冷门高手 川渝山坡上的金铃子,成熟时满树挂满小金钟,专治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胁痛,搭配延胡索效果翻倍,不过药性偏寒,体虚者服用就像往火堆泼冷水,反而伤身。
【吴茱萸】泡脚养生的暗黄色珠子 浙江山崖边的小红果,晒干后变成暗黄圆球,擅长散寒止痛,痛经女性用它泡脚效果显著,但气味浓烈刺鼻,处理时记得戴口罩,阴虚火旺体质用了会火上浇油。
【连翘】清热解毒的青橄榄 早春绽放的金色小花,结出的果实像微型月球表面,感冒发烧时配伍使用,退热效果杠杠的,还能消肿散结,乳腺炎患者外用有奇效,不过采摘时机很重要,熟透裂开的会降低药效。
【金樱子】长满刺的补肾圣品 贵州山野的带刺圆球,剖开满是琥珀色小籽,泡酒能固精缩尿,熬膏可止泻敛汗,但浑身是刺难处理,市面多见的是去核干燥品,肾阳虚者当它是宝,肾阴虚者吃了反而燥热。
这些圆滚滚的小东西,有的甜如蜜饯,有的苦似黄连,有的暗藏风险,古人把它们写入药典时,定是看透了它们圆壳下的玄机,下次抓药看到这些圆球果,不妨细细端详——这可是大自然封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