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问"附睾炎吃中药到底管不管用?"作为研究中医药十年的老粉丝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不少兄弟头疼的问题,其实老祖宗对付这种"蛋疼"问题真有两把刷子,关键要找准病根再下手。
先搞懂你的"蛋疼"是怎么回事 附睾炎说白了就是附睾这个"精子仓库"闹炎症了,西医说是细菌感染,中医看来多是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惹的祸,就像下水道堵了污水泛滥,时间拖久了还可能变成慢性的,这时候光吃抗生素可能就不够使了。
老中医常开的中药方子
-
经典消炎方:金银花+蒲公英+败酱草 这三位可是消炎界的黄金搭档,急性发作期特别管用,记得去年邻居老王半夜疼得直冒汗,煮了这个方子当天就缓解大半,不过这三味都是寒性药,胃寒的朋友要搭着生姜红枣一起喝。
-
慢性调理方:橘核丸加减 对拖着半年以上的老毛病,中医会用橘核、荔枝核、小茴香这类温通药物,有个快递小哥长期久坐得了这病,坚持喝了两个月现在重活都能干,这类方子通常要加茯苓、薏苡仁祛湿,配上丹参活血,慢慢把淤堵疏通开。
单味中药也有大用处 别小看这些常见的药材,用对了照样能治病:
- 野菊花:新鲜的捣烂敷患处,消肿速度比土豆片快多了
- 三七粉:早晚各一勺,止血化瘀双效合一
- 车前草:煮水当茶喝,帮助疏通下焦湿热
食补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光吃药不行,日常饮食才是根本,推荐几个家常食谱:
- 冬瓜薏米汤:每周喝三次,利尿排浊
- 炒南瓜子:每天一小把,补充锌元素还能杀灭细菌
- 海带黄豆排骨汤:软坚散结,特别适合摸到硬块的朋友
特别注意这些事
- 忌口不是开玩笑:啤酒、羊肉、韭菜这些发物一定要忍,不然药效全打水漂
- 坐浴有讲究:用温水泡花椒艾叶,每天15分钟比吃消炎药还管用
- 同房要节制:急性期千万别逞强,慢性期也要控制频率
看病要找对先生 别看网上方子多,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,湿热重的可能要加黄柏,气虚的需要配黄芪,最好找当地口碑好的中医师把脉开方,之前有个哥们自己照搬偏方,结果拉肚子进医院,这就是没辨证的后果。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见效确实比西药慢,但胜在治本,一般急性的一周左右能压住,慢性的至少要坚持三个月,最重要的是戒掉熬夜、酗酒这些坏习惯,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,要是试了两周还没改善,赶紧去正规医院复查,别耽误治疗时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