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附睾炎这个病,很多兄弟都不好意思开口,我接触过不少患者,都是拖到疼得受不了才来找中医调理,其实这病在中医眼里就是"子痈",多是湿热、气滞、寒凝这些邪气闹的,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,把老辈传下来的验方和调理心得都给大家摊开说。
【先搞懂你的附睾炎是哪种"体质"】 别看见睾丸疼就瞎吃药,中医最讲究辨证,我见过有人拿治风湿的药方来泡酒喝,结果越喝越肿,一般来说分这三种情况:
- 蛋蛋又肿又烫像火烧(湿热下注型)
- 摸起来硬邦邦像塞了石子(气滞血瘀型)
- 阴囊凉飕飕像揣冰块(寒湿凝滞型)
对号入座才能吃对药,建议先找正经中医师摸脉看舌苔,别自己当神农氏试药。
【这三个方子救了不少人】 ① 龙胆泻肝汤(专治火烧火燎型) 组方:龙胆草15g 黄芩10g 栀子10g 泽泻15g 车前子20g 当归10g 生地15g 柴胡8g 甘草6g 木通6g(注意关木通有毒!)
熬法:陶罐加水没过药材2厘米,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,每天早晚饭后温服,连喝7天停3天,忌烟酒辛辣,海鲜羊肉绝对碰不得。
老张家小子那年高考前突然发病,西医说要吊水半个月,我用这个方子给他加减,配合仙人掌捣碎外敷,三天就退烧了,不过方子里的木通现在多用川木通代替,安全第一。
② 少腹逐瘀汤(对付硬疙瘩型) 组方:小茴香10g 干姜8g 延胡索15g 没药10g 当归尾12g 川芎10g 赤芍12g 蒲黄10g 五灵脂10g 肉桂6g
熬法:头煎加水500ml煎剩150ml,二煎加水300ml煎剩100ml,混合后分两次喝,喝完药渣装布袋温热敷患处,注意别烫伤皮肤。
去年工地上赵师傅磕碰后得了这病,左边睾丸硬得像鹅卵石,我让他早晚喝药,中午用艾叶+红花泡脚,两周后肿块消了大半,这种气滞血瘀型最怕久坐,每隔1小时起来活动筋骨。
③ 暖肝煎(专治冰凉型) 组方:当归12g 枸杞15g 茯苓15g 乌药10g 小茴香10g 肉桂6g 沉香3g(后下) 生姜5片
熬法:沉香要最后五分钟再放,其他药先泡两小时再煎,睡前趁热喝,喝完钻进被窝发汗,第二天早起喝小米粥养胃气。
王叔是出租车司机,常年坐出寒湿毛病,我给他开这方子时加了吴茱萸,配合粗盐炒热装布袋敷裆部,特别叮嘱他每天骑车半小时兜风散寒,现在三年没复发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
- 见好就收:很多人喝三天觉得不疼了就停药,结果反复发作,起码喝够两个疗程(14天)巩固疗效
- 胡乱加料:别自作主张往药里加人参、鹿茸,补错了反而助邪
- 忽视忌口:韭菜、狗肉、醪糟这些发物,治病期间绝对禁止
- 夫妻同查:有些支原体感染会交叉反复,建议伴侣也做检查
【日常养护比吃药更重要】 • 坐浴秘方:鱼腥草30g+野菊花20g+苦参15g,煮开水熏蒸15分钟,水温40度左右坐浴 • 食疗方:冬瓜薏米汤(带皮冬瓜半斤+炒薏米60g),每周喝三次 • 提肛运动:每天早晚各30次,增强盆底肌肉血液循环 • 内裤选择:纯棉透气材质,备两条轮换着晒
最后唠叨一句:急性发作期该用抗生素时别犯倔,中西医结合效果最好,我见过有人迷信偏方耽误治疗,最后切了睾丸悔不当初,记住这些方子都是辅助调理,真出问题还是得去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