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类风湿,很多老病号都摇头叹气,这毛病阴雨天就像天气预报员,膝盖手腕疼得钻心,西药吃多了伤胃伤肝,膏药贴了一层又一层还是反复犯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治类风湿的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实打实能缓解疼痛的几种药材。
雷公藤:关节消肿的"急先锋" 在安徽黄山脚下的风湿专科诊所,78岁的张大夫每天必用的药材就是雷公藤,这味药性猛的草药专门对付关节红肿热痛,很多病人反馈"喝完三天就有感觉",不过雷公藤确实虎狼之药,必须严格遵医嘱,一般用量控制在6-15克之间,老张家有个祖传搭配:雷公藤配威灵仙煎水熏洗患处,他说这叫"内外夹击"。
黄芪:增强免疫力的"隐形盔甲" 河南南阳的李阿姨类风湿二十年,最懂黄芪的好,她每天用30克黄芪煮汤,配上当归、桂枝,说这是"给骨头缝里补元气",现代研究也发现,黄芪里的多糖成分能调节免疫,特别适合怕风怕冷、容易感冒的虚症患者,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当心,喝多了可能上火。
秦艽:祛湿止痛的"关节润滑剂" 在四川峨眉山采药的周师傅,见惯了秦艽治风湿的奇效,这种长得像牛尾巴的草药,泡酒擦身能缓解晨僵,配合桑寄生熬膏则是养护关节的妙方,记得要用黄酒送服,效果翻倍,但孕妇千万碰不得,这药有活血堕胎的风险。
桂枝:温经通络的"暖宝宝" 山东孔老太太的秘方里,桂枝总是主角,她说这树枝能带着药性直冲关节,配上生姜、大枣熬水,睡前泡手脚特别舒服,年轻人如果只是手指晨僵,用桂枝10克加红糖煮水,喝一周就能见效,但高血压患者要慎用,桂枝升阳可能会让血压蹿升。
白芍:舒缓疼痛的"温柔刀" 杭州胡庆余堂的老药工透露,他们治类风湿必用白芍,这味药既能柔肝缓急,又能抗炎镇痛,和甘草同煎还能调和药性,有个白领姑娘长期伏案工作,肩颈酸痛,每天用白芍15克加枸杞泡茶,三个月后疼痛减轻大半,不过腹泻体质的人要少用,白芍性寒容易拉肚子。
这些药材看似普通,但配伍大有学问,云南罗平县的赵医生就遇到过乱吃药的患者,把雷公藤当茶喝结果中毒住院,所以大家切记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得让大夫摸过脉才能开方,平时保养可以试试药膳,比如黄芪炖鸡、秦艽蒸鱼,既美味又养生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起效慢但副作用相对小,想要彻底调理,至少要坚持三个月,那些吹嘘"七天断根"的偏方千万别信,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才是治病正途,记住老话:"三分治七分养",保暖防潮、适度锻炼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