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,这白生生的根须简直像人参!"去年清明回皖南老家扫墓,我在后山挖野笋时意外扒出几根葛藤,顺着藤蔓往下挖,指尖触到冰凉滑腻的块根瞬间,仿佛摸到了大自然藏好的健康密码,这种被乡亲们叫做"葛根"的野物,可是祖辈传下来的养生宝贝。
【山里人的千年养生方】 要说葛根的历史,村里八十岁的七叔公最有发言权,老人家年轻时走街串巷收草药,说起葛根就眯着眼睛笑:"明朝李时珍那个《本草纲目》里就写着呢,葛根能升阳解肌、透疹止泻,咱们山里人腰酸背痛了,都是拿它煮水喝。"七叔公说的没错,《本草经疏》确实记载葛根"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",不过这些文绉绉的名头,远不如乡亲们的土方实在。
记得去年隔壁王婶更年期燥得整夜睡不着,用葛根配黄豆煲汤喝了半个月,现在见人就夸"这野草根比安眠药管用",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葛根的妙处,《伤寒论》里的"葛根汤"专治项背强痛,张仲景这招现在被多少中医诊所奉为经典。
【从深山到实验室的逆袭】 别看葛根灰头土脸长在石缝里,现代科学一检测可不得了,中国农科院的数据显示,野生葛根含葛根素高达2.3%,还有12种氨基酸和7种矿物质,最神奇的是它的植物雌激素,既能帮女性调理内分泌,又不会像化学药物那样刺激,北京协和医院前年出的那份研究报告,可是实打实验证了葛根降血压的效果。
不过要我说,实验室的数据再漂亮,也比不上厨房里的烟火气,就像我们村晒葛根片的老手艺,秋收时把新鲜葛根切成铜钱厚的片,在竹匾上摊开晾三天,晨露一打卷就收进陶罐,这样存着的葛片泡茶最香,滚水一冲,屋里就飘着淡淡的豆香。
【厨房里的百变葛根】 说到吃法,皖南人可有一百种不重样的做法,最简单的是腊肉炒葛丝:葛根擦成细丝焯水,配上熏得金黄的五花肉片,锅铲翻飞间肉油滋啦作响,临出锅撒一把青红椒,香得能多吃两碗饭,要是碰上湿气重的梅雨季,我妈就会熬葛根薏仁粥,乳白的粥汤里浮着淡黄的葛根片,喝下去整个人都松快了。
最惊艳的还是外婆的秘制葛根糕,先把葛根磨成浆,兑上新鲜艾草汁,拌进红糖糯米粉蒸熟,揭开锅盖那刻,艾草的清香混着葛根的甘甜,翠绿的米糕颤巍巍像春天的茶山,这种糕点放凉了也不硬,我们小时候放学路上啃一块,比现在的网红零食强多了。
【都市人的养生新宠】 现在城里人可会享受了,把葛根玩出了新花样,上周去上海表妹家,看她用破壁机做葛根拿铁:半根鲜葛加牛奶打成奶昔,表面撒层葛粉,喝起来既有咖啡的醇厚又有草本的清新,还有那些卖到八十块一盒的葛根面膜,说白了就是咱们山里人用的葛粉调面膜——不过加了点玻尿酸就身价翻倍,这生意经也是没谁了。
但要提醒一句,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方法,中医说葛根性凉,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,就像我们村头的刘大爷,有回连着喝半个月葛根茶,结果拉肚子进了卫生所,其实只要把葛根煮熟了吃,或者搭配生姜、红枣这类温性食材,就能中和它的寒性。
【藏在身边的养生智慧】 每次看到城里药店卖的葛根粉标价五六十,我就忍不住翻白眼,咱山里人秋天挖葛根,都是邻里间互相帮忙,今年霜降那天,我和表哥在鹰嘴崖下挖出根巨型葛根,两人抬着三十斤的"战利品"下山时,夕阳把葛根上的泥土照得金灿灿的,这些长在石缝里的精灵,滋养了祖祖辈辈的山民,现在又成了都市人追捧的养生圣品。
说到底啊,葛根不过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众多馈赠之一,它教会我们的不只是如何调理身体,更是要懂得顺应四时、取之有度的生存智慧,下次去山区玩,要是遇见葛藤缠绕的野坡,不妨蹲下来摸摸那些深埋地下的根须——说不定就能触摸到千百年来中国人与草木共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