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变化大,身边咳嗽喘不上气的朋友特别多,很多人一犯病就往医院跑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里,藏着不少应对痰多气喘的好宝贝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十种居家常用的化痰平喘中药,都是菜市场、药店能买到的实惠货,关键时候真能救急!
川贝母——润肺界的"温柔刀" 这个带点苦味的小家伙可是润肺圣品,记得去年我感冒后总感觉喉咙里有团棉花,老妈煮了川贝雪梨汤,喝两天那口痰就像融化了似的,它特别适合干咳无痰、喉咙发痒的情况,像长期抽烟的老烟民或者雾霾天嗓子难受,用3-5克川贝粉冲水,比含片管用多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川贝偏凉,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以搭配陈皮一起用。
桔梗——呼吸道的"清道夫" 小时候咳嗽总听见奶奶念叨"桔梗开宣肺气",当时不懂,现在明白这白色小船形状的药材有多厉害,它能把堵在肺里的浓痰稀释排出去,特别是黄痰多的时候,用桔梗泡茶加蜂蜜,喝下去感觉整个气管都通畅了,现在有些老师职业病咽喉肿痛,用桔梗搭配甘草泡水,效果比润喉糖好得多。
苦杏仁——止咳平喘的千年验方 别怕它的微毒,正常用量反而能镇住燥咳,北方冬天空气干燥,我妈总会炒点杏仁当零食,说是"润肺防燥",其实真正要用时得选苦杏仁,打粉后用开水冲服,对付感冒后的持续性干咳特别有效,不过孕妇要避开,而且每天别超过10克,毕竟含氰苷成分。
半夏——化痰湿的"旱鸭子" 别看它长得丑,却是祛湿痰的高手,南方梅雨季节闷得胸口发闷,用半夏煮粥(记得先煎半小时去毒),吃完整个人都清爽了,现在好多中成药里都有它,像橘红痰咳液里就有半夏的身影,但生半夏有毒,必须炮制过才能用,买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。
紫苏子——胸闷气短的救星 上次爬山中途喘得不行,导游递来紫苏子茶,没想到几口下肚就不那么憋闷了,这种小颗粒种子特别适合气滞型咳嗽,感觉胸腔有气顶着咳不出来时,用它煮水加冰糖,喝着有点像薄荷糖水,厨房里还能用来拌凉菜,既能化解鱼蟹毒,又能给肺部做个SPA。
款冬花——冰火两重天的妙药 这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神草,其实是应对寒热交错咳嗽的高手,无论你是着凉流清涕,还是上火咳黄痰,用款冬花10克煮水,加姜片或雪梨都能对症,最神奇的是它温而不燥,连小孩老人都能用,我们小区王奶奶每年都晒款冬花存着,她说比止咳糖浆管用。
前胡——呼吸道感染的"灭火器" 流感高发期家里备点前胡准没错,这黑褐色的根茎能退烧化痰,特别是感冒初期喉咙痛、鼻塞时,用前胡配薄荷煮水,喝完发发汗,第二天就好大半,它还能缓解支气管痉挛,哮喘病人发作时紧急用30克煎服,能争取送医时间。
桑白皮——给肺做深度清洁 养过蚕的都知道桑树浑身是宝,这根皮就是天然的肺脏清洁剂,邻居张叔常年咳嗽有白痰,用桑白皮煮鲫鱼汤喝了一个月,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,它利水消肿的效果也好,水肿型肥胖的人用来泡脚,一周就能看见效果,注意要买霜桑叶的根皮,药效更强。
枇杷叶——会咳嗽的树叶 南方街头常见卖枇杷膏的,其实新鲜叶子效果更好,去年儿子肺炎恢复期总有几声呛咳,用枇杷叶刷掉绒毛煮水,加川贝调味,孩子当成饮料天天喝,慢慢就把后遗症治好了,现在超市有现成的枇杷叶茶包,办公室常备着,空调房里嗓子干了就泡一杯。
甘草——中药界的"和事佬" 压轴的必须是万能甘草!它就像中药里的胶水,能把各种药材的药性调和起来,单独用的话,对付春天花粉过敏引起的咽痒咳嗽特别灵,用生甘草泡水含漱,喉咙立马舒服,不过高血压患者要少吃,它会让钠滞留,熬中药时放几片,苦药瞬间变甜汤。
这些药材看着普通,但配伍起来大有乾坤,比如川贝+雪梨是经典润燥组合,半夏+陈皮能增强化痰效果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痰黄稠的用寒性药,痰白稀的选温性药,最好让中医师摸个脉再对症下药,平时把这些药材当调料用,炖肉煮汤时放三四样,不知不觉就把肺部调养好了。
对了,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,像杏仁、半夏这些含油多的,放冰箱冷藏能保存更久,如果出现发热、痰中带血等情况,千万别硬扛,及时去医院才是正道,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智慧,关键时刻真能派上大用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