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药草爱好者们,五一刚过正是收拾院子、翻土种药的好时候!老话说"清明前后种瓜点豆",但这五月才是中草药播种的黄金窗口期,今天给大家整理出十种最适合五月栽种的道地药材,手把手教你打造家庭小药圃,跟着节气走准能丰收!
艾草——驱寒祛湿的百搭选手 眼瞅着超市里青团上市,就知道艾草正当时,这浑身带着细绒毛的小家伙最皮实,直接掰断枝条插土里就能活,记得选向阳的墙角种,每天喷点水,端午前就能割第一茬,叶子晒干揉成绒,冬天做艾条灸穴位最灵验,剩下的粗枝熬水泡脚治寒湿,全家够用一整年。
薄荷——清凉解暑的天然空调 别以为薄荷只能泡茶,这可是夏季必备的"清凉担当",掐段带根的茎秆埋花盆里,浇透水三天就冒新芽,注意别让太阳暴晒,早晚叶面喷水,很快就能铺满整个窗台,被蚊子咬了掐片叶子揉揉,头疼脑热时煮碗薄荷冰糖水,比凉茶管用多了。
鱼腥草——消炎抗病毒的野丫头 南方朋友都熟悉这股特殊香味吧?五月剪段老藤埋土里,每天淋两次水,阴凉处最好,这姑娘喜肥喜湿,厨余沤的液肥兑水浇上,叶片能长巴掌大,凉拌吃清热解毒,捣烂敷乳腺炎,熬汤治尿路感染,不过第一次尝试建议从少量开始,味道确实上头。
决明子——护眼明目的小黑丸子 整株像小灌木的决明子,五月育苗正合适,种子用温水泡胀后撒播,盖薄土保持湿润,一周就出苗,这家伙耐旱得很,夏天晒成咸菜干都死不了,秋天摘下荚果晒干,里面的小硬籽就是药店卖的决明子,配菊花枸杞泡茶,盯电脑手机的上班族必备。
芍药——妇科圣药也是花园C位 想种观赏兼药用的千万别错过!五月是移栽芍药的最佳时机,带泥球的三年生苗最好养,种在半阴处,坑挖深点拌底肥,浇水要浇透,开花时剪下花瓣晾晒,泡茶喝活血调经,根块秋后挖出来就是中药里的白芍,炖汤加几片特别补气血。
板蓝根——防疫明星自家种 别买药店的中成药,自己种的更放心!五月收种子撒畦田,薄薄盖层土,出苗后间苗保持间距,发现蚜虫就用烟丝水泡辣椒浇根,大青叶能采收三次,冬至挖根晒干就是板蓝根,感冒初期拿叶子煮水喝,喉咙痛直接含鲜叶,比含片管用百倍。
紫苏——散寒暖胃的厨房标配 这全身都是宝的家伙,现在播种霜降前能收三茬,种子撒土里盖薄膜,出苗后揭膜练苗,注意通风防銹病,嫩叶焯水拌凉菜,籽炒熟磨粉治咳嗽,杆子熬水煮澡治荨麻疹,就连花穗都能泡酒驱寒气。
麦冬——润肺养颜的绿地毯 怕麻烦的懒人首选!把块根像插大蒜似的埋土里,浇定根水后就不用再管,这翠绿的小草根部膨大,滋阴效果一流,挖几棵扔花盆,摆在北阳台,叶子攒够揪一把煮粥,剩下的块根来年春天又能分株,简直居家旅行必备良药。
藿香——祛暑化湿的香妃 端午节佩香囊的主角,现在正是直播的时候,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,浅播在疏松土壤,苗期忌积水,开花前收割最佳,新鲜叶子揉碎擦蚊虫叮咬,晒干的藿香装枕头助眠,煮水喝专治暑湿感冒,那股香气连蟑螂都绕道走。
薏苡仁——消肿除湿的杂粮界药王 壳硬得像乌龟背的薏米,五月催芽正当时,温水浸泡两天两夜,见白芽点播在排水好的沙壤土,植株能长到半人高,像小麦一样抽穗,秋收脱壳晒干,煮粥健脾胃,炒熟磨粉敷脸祛痘,连壳一起熬水泡脚治脚气,浑身都是宝。
种药苗也有小窍门:新土要掺腐熟有机肥,晴天上午浇水避开烈日,幼苗期每周转转盆防止徒长,最关键的是抓住这半个月黄金期,过了芒种很多药材发芽率就直线下降了,其实侍弄这些草木就像养孩子,你用心对待,它们就会用治病救人的本事回报你,今年你家药圃打算添哪些新成员?赶紧趁雨后墒情好动起来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