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像被抽干的电池——白天犯困晚上失眠,爬三层楼就喘粗气,明明吃得不少却莫名消瘦,老中医把完脉直摇头:"典型的气阴两虚,现代人十有八九都这样!"其实想要找回元气又不上火,这些藏在药房角落里的益气养阴中药,可比保温杯里泡枸杞管用多了!
【参类家族各有妙处】 人参虽贵却不是人人受得住,就像满汉全席天天吃也要腻歪,西洋参倒是个脾气好的主儿,切片含嘴里能解熬夜后的口干舌燥,党参就像邻家姑娘,炖鸡汤时扔几根,连着喝一周,原本爬楼梯都吃力的腿脚居然有了轻快劲儿,要说性价比之王还得是太子参,泡茶煮粥都行,特别适合加班后既想补气又怕上火的社畜。
【草根树皮藏真功夫】 别小看药店角落的黄芪,这可是补气的扛把子,但单用容易把人补得口干鼻燥,配上麦冬就像给火炉浇了勺油,立马温润起来,山药真是个宝,蒸着吃健脾胃,煮粥喝养肺阴,连糖尿病人都能用它代替主食,黄精最懂懒人养生法,九蒸九晒后直接嚼着吃,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。
【花果枝叶全是宝】 桂花不仅闻着香,泡酒能缓解咳喘;百合熬粥时加一把,专治更年期潮热盗汗,桑葚上市的季节,买两斤泡在白酒里,三个月后每天喝一小盅,比那些瓶装保健酒划算得多,要是嫌麻烦,去中医院开点五味子,上班含嘴里当糖吃,保准不再动不动就心慌气短。
【这些搭配雷区要避开】 有人听说阿胶补血就猛吃,结果黏得脾胃运化不动;还有人把人参当萝卜啃,补出满脸痘痘,记住气阴双补就像炒菜放调料,黄芪配麦冬、西洋参搭枸杞、山药佐玉竹,这些黄金组合能让药效翻倍还不伤身,特别提醒湿热体质的朋友,这些滋补品得像吃荔枝一样悠着点,不然舌头起泡可别怪药太猛。
现在每次感觉累得跟条咸鱼似的,我就抓把黄芪、麦冬、红枣丢进保温杯,续水泡一天,坚持喝了两个月,以前动辄心跳加速的毛病居然没了,连理石地砖都能多擦两遍不带喘,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宝贝再灵验,也架不住咱们熬夜蹦迪的折腾,养生这事儿啊,还真是细水长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