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年纪大了血管不行",连体检报告上都开始出现"动脉斑块""血脂偏高"的警示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调理血管的妙方,今天我就带大家挖一挖能让血管年轻十岁的中药宝藏!
【晨起第一杯救命茶】 材料就三样:丹参10克+山楂15克+决明子8克 这可是心血管科老教授公开的日常方子,丹参像血管清道夫,把沉积的油脂一点点剥落;山楂最懂化解油腻,尤其对付吃完大餐后的血液粘稠;决明子就像肠道清洁工,从源头上减少毒素吸收。
做法特别简单:头天晚上把药材丢进保温杯,倒满开水焖着,第二天起床先喝两口润润嗓子,再慢慢小口喝完,注意别拿保温杯现泡现喝,药材的有效成分要闷够8小时才能充分释放。
隔壁王大爷坚持喝了三个月,原本爬三楼就喘的毛病居然好了大半,不过刚开始喝可能会拉肚子,这是身体在排油毒的正常反应,改成饭后喝就能缓解。
【厨房里的血管保卫战】 说到食补,首推三七粉炖鸡汤,选土鸡半只切块焯水,加20克三七粉、红枣6颗,隔水炖2小时,每周喝两次,特别适合三高人群,三七就像血管的创可贴,哪里破了补哪里,还能把脆弱的血管壁加固得像橡皮筋。
有个细节要注意:三七粉必须是现磨的,药店买的预制粉很多加了抗凝结剂,我家都是托云南亲戚捎带原材,用破壁机打成细粉装瓶,炖汤时冷水下粉,高温激发药效,比直接冲服吸收好三倍。
【泡脚藏着通络玄机】 艾叶30克+红花10克+生姜5片,煮开后兑温水泡脚,这组黄金搭档专治手脚冰凉,艾叶温经散寒,红花活血通络,生姜驱寒暖胃,很多中风后遗症患者坚持泡,半年后麻木的脚底板都能感觉到水温了。
泡的时候水位要没过脚踝,最好用木桶,时间控制在15-20分钟,以额头微微冒汗为度,泡完马上擦干穿袜子保暖,千万别吹冷风,有静脉曲张的人可以在水里加点花椒,止痛效果翻倍。
【枕头边的养生法宝】 桑葚+黑枸杞+玫瑰花,按2:1:1比例混合当茶饮,桑葚补肝肾之血,黑枸杞滋养肝细胞,玫瑰疏解郁气,特别适合熬夜党,能修复被透支的血管弹性。
我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,天天加班到凌晨,自从每天带这个茶包上班,体检发现甘油三酯从8.6降到了4.2,不过新鲜桑葚上市季节(5-6月)泡的效果最好,冷冻货会流失部分营养。
【急救箱必备良方】 突发胸闷时,立即嚼服5粒生三七籽,这招救过我们小区张叔,当时他胸口绞痛,来不及送医院,邻居赶紧砸碎三七给他含着,后来医生说再晚半小时就可能心梗了。
平时备点田七粉放在随身药盒里,遇到撞伤肿痛,用黄酒调敷伤口,消肿速度比云南白药还快,但孕妇千万不能碰,这是强力活血药,容易导致流产。
保养血管就像养花,三分浇灌七分呵护,除了吃对药膳,每天快走5000步最能锻炼血管弹性,少吃反式脂肪酸,油炸食品一周不超过两次,定期刮痧后背的心俞穴,也能帮助疏通经络,记住这些老法子,八十岁还能腿脚利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