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身边的青系中药,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密码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前些天整理药箱,翻出奶奶留下的老药方本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"青皮3克"、"青蒿5钱",这些以青开头的中药,就像春天刚冒尖的嫩芽,带着勃勃生机藏在日常角落里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带"青"字的中药,看看老祖宗是怎么用它们调理身体的。

【青蒿:从古方到诺贝尔奖的神奇草药】 说起青蒿,现在年轻人可能想到的是屠呦呦团队发现的青蒿素,但在中医房里,这味药早就是退烧止疟的高手,每年端午前后,老家门前的野地里会冒出一丛丛青蒿,懂行的主妇都会掐几枝挂在门楣驱邪,其实它真正的本事是对付"无名热"——那种量体温不发烧但浑身燥热的毛病,抓一把青蒿嫩叶煮水,加点冰糖,喝下去就像给五脏六腑做了个凉敷。

不过青蒿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记得小时候邻居王婶总拿青蒿煮鸡蛋给女儿退烧,结果孩子拉肚子,这才想起要配伍陈皮中和寒性,现在药店里的青蒿制品多是经过炮制的,但新鲜青蒿汁抹痱子倒是祖传秘方,比什么药膏都管用。

【青皮:水果店里藏着的疏肝妙药】 每次路过水果摊看到堆成小山的青橘子,就想起中药柜里的青皮,不过别急着拿橘子皮泡水,真正入药的青皮是要趁柑橘未成熟时摘下,晒干后切丝的,这种带着倔强劲儿的青色果皮,最擅长疏通肝气郁结。

现代人压力大,总感觉胸口堵得慌,像揣着块石头,这时候用青皮3克配上玫瑰花5朵,开水冲泡当茶饮,能明显感觉到气机顺畅,不过青皮破气力强,体虚的人要像吃辣椒一样适量,最好咨询中医师,有趣的是,青皮陈皮本是同源,就像脾气急躁的少年和慈祥老者,一个主破气,一个主理气。

【青葙子:明目祛火的田间宝石】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都见过青葙,这种开着鸡冠花般穗子的野草,种子就是珍贵的青葙子,过去读书眼疲劳了,外婆就会炒勺青葙子让我含嘴里慢慢嚼,清苦的味道直冲头顶,顿时觉得眼睛清凉许多,其实它最擅长对付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,配合菊花枸杞泡茶,效果比眼药水还快。

不过青葙子有扩瞳作用,青光眼患者要绝对禁忌,记得诊所里曾遇到位老先生长期服用导致视力模糊,后来才知道他误把青葙子当决明子天天泡水喝,这提醒我们中药虽好,也要对症使用。

【青风藤:关节痛患者的天然暖炉】 每到梅雨季节,母亲总会去采那些攀援在竹篱上的青风藤,这种断面泛着淡青色的藤茎,晒干切片后就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良药,关节炎患者常用它煮水熏洗患处,热气裹着药香渗入关节,就像给生锈的骨缝抹上润滑油。

不过青风藤含有生物碱,孕妇千万不能碰,前几年有养生馆用它做药浴导致孕妇流产,闹得沸沸扬扬,这提醒我们中药虽好,安全使用才是关键,现在药店卖的青风藤制剂都会特别标注禁忌,就是怕大家自行滥用。

【藏在菜市场的中药智慧】 其实很多带"青"字的中药就在我们身边:春天的蒲公英嫩芽能清热解毒,夏天的荷叶蒂能止血安胎,秋天的青柿子焙干的柿霜润肺止咳,这些自然馈赠的药材,承载着古人"取象比类"的智慧——青色属木,对应肝胆,多具疏泄之性;青涩之味,又擅收敛固涩。

下次逛菜市场,不妨多看看这些带青的食材药材,买芹菜根时想想它能平肝降压,摘苦瓜时记得籽可以清热明目,不过要记住,鲜药偏于清热,干药长于调理,使用时要区别对待,毕竟中药讲究炮制,就像同样的茶叶,绿茶清热,普洱暖胃,各有所长。

这些带着草木清香的"青"系中药,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,它们不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,却能在潜移默化中调节体质,只是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,记住老药工常说的话:"是药三分毒,用药需谨慎",这个夏天,不妨泡杯青荷茶,感受下古人说的"青药养肝"的奥妙吧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