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嗽别慌!这6种止咳高手藏在你家厨房,润肺化痰比吃药还管用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每次听到同事咳得撕心裂肺,我就忍不住想掏兜里的小秘方——毕竟当年被慢性支气管炎折磨时,全靠这些天然"止咳药"救场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低调的止咳大神,它们可都是中医宝库里的宝藏,有的甚至不用出门,厨房调料罐里就能翻出来。

被误会的"苦口良药"——川贝母

说起止咳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川贝枇杷膏,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川贝母才是那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,这个长得像缩小版蒜瓣的中药材,其实是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的干燥鳞茎,记得去年闺蜜家3岁娃半夜咳得小脸通红,她奶奶翻出珍藏的川贝粉,混着蜂蜜蒸雪梨,第二天孩子就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了。

不过要提醒大家,真正的川贝母价格可不便宜,市面上那些十几块一大包的"川贝",多半是平贝母或者皖贝母来冒充的,正宗的松潘川贝母表面应该带着"观音斑",就是那种类似老虎纹的褐色斑点,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苦味,现在有些药店会现场打粉,买的时候不妨盯着点,别让奸商把陈年旧货卖给你。

南方人的润肺宝贝——罗汉果

在桂林旅游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当地人感冒咳嗽不急着吃药,而是掰碎个罗汉果泡水,这个丑萌丑萌的果实简直是为干咳量身定制,尤其对付空调房里待久的喉咙痒特别有效,记得要把罗汉果敲碎,不然完整一个泡水就像在喝白开水。

前阵子邻居王叔总拿罗汉果炖肉,说是能润肺,结果他孙子当成糖果偷吃了半个,急得他直跺脚,其实少量吃倒没事,但罗汉果性凉,脾胃虚寒的人还是得悠着点,最经典的吃法还是掰碎后煮水,加点胖大海和冰糖,那嗓子眼的燥热感瞬间就能缓解大半。

菜市场里的止咳专家——橘红

上次陪老妈逛菜市场,发现卖干货的摊位摆着大片的橘子皮,老板说这是化州橘红,专治痰多咳嗽,当时我还纳闷,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扔垃圾桶的橘子皮吗?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正宗的橘红要选未成熟的青橘,剥下外层红色部分晒干,广东人咳嗽煲汤必放它。

上个月公司前台小妹重感冒后一直咳黄痰,我让她每天用橘红片泡水,再加点淡盐水漱口,三天后就听不见她"嗯哼嗯哼"清嗓子的声音了,不过要注意,新鲜橘子皮可不能代替药材,那东西不仅没药效,上面的防腐剂反而伤身。

北方山沟里的野草药——杏仁

别看杏仁个头小,人家可是实打实的"千年止咳药",去年去太行山玩,当地老乡指着岩缝里冒芽的小树苗说:"这是苦杏仁,治咳嗽比吃药都管用。"不过他们用的都是经过炮制的甜杏仁,生杏仁含有氰苷,直接吃容易中毒。

超市买的杏仁露虽然甜甜的,但止咳效果差远了,正确打开方式是买中药柜的炒苦杏仁,碾碎后混合冰糖,装进空心胶囊里,我爷爷以前就是这样对付烟瘾犯的咳嗽,他说这招比抽烟过喉还痛快,孕妇和小朋友要慎用,毕竟苦杏仁性微毒。

溪边野菜变神药——鱼腥草

第一次见鱼腥草是在贵州餐馆的凉拌菜里,那股特殊的腥味差点没把我劝退,谁想到这玩意儿竟是天然抗生素,对付肺热咳嗽特别灵,上回部门聚餐火锅吃多了,第二天整个人火烧火燎地咳,抓了一把洗净的鱼腥草煮水,咕嘟咕嘟喝下去,当天下午喉咙就不冒烟了。

不过这货实在太怕脏,种植的很难保留药效,最好找山泉水洗过的野生货,折耳根连着须一起熬水,出锅前滴几滴香油,现在有些药店卖鱼腥草破壁饮片,应急时候冲一杯,比含喉糖管用多了。

床头花瓶里的养生担当——百合

谁能想到插花剩下的百合鳞片也是止咳良药?去年情人节老公送的花束里有几枝百合开败了,我把枯萎的花瓣摘下来晒干,收在铁盒里备用,每当换季喉咙发痒,就抓一把干百合加红枣炖汤,那股清甜的气息钻到肺里,咳嗽自然就缓和了。

新鲜百合效果更好,但城里买的多半打过蜡,老家亲戚教了个土方法:把百合朝下放在筲箕里,下面接盆清水,让滴滴答答的露水自然滤掉农药,不过要避开风寒咳嗽,这类白色寒性食物可能会让寒气闭在肺里出不来。

这些天然止咳药虽好,但也要对症下药,如果是黄痰稠厚的热咳,适合川贝、鱼腥草;要是干咳少痰,百合、罗汉果更对路,最怕有些人把中药当仙丹,其实像杏仁过量会中毒,橘红喝多了反酸,要是咳了两周还不好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,毕竟咱们的老祖宗说过,治病要"中病即止",这话放到现在依然金贵得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