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们聊起跌打损伤、月经不调这些老毛病,我发现大家对止血化淤的中药特别感兴趣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藏着不少能止住出血又能化解淤血的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十种接地气的中药,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!
厨房里的金疮药——三七 说起止血化淤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,这味"南国神草"可是个双面手,生三七粉撒在伤口上能快速止血,熟三七粉冲着喝又能活血化瘀,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,它活血的本事容易惊动胎气,记得去年王婶切菜割了手,就是用三七粉按住伤口,血止得比创可贴还快。
墙角野草变良药——蒲黄 河边芦苇丛里不起眼的蒲黄,晒干后可是妇科圣品,这细如粉尘的黄色花粉,既能止住崩漏下血,又能疏通经络里的血块,村里姑娘月事不调,老太太总会抓把蒲黄煮荷包蛋,不过这玩意儿质地轻飘,煎药时要用纱布包着熬。
染布匠的秘方——茜草 染坊师傅最懂茜草的好,这种能把布料染成绛红色的根茎,泡酒外擦能消运动扭伤的青紫,更妙的是它能双向调节,出血症用生的,淤血疼痛用炒过的,上次工地老赵被钢筋砸了脚,就是用茜草酒天天揉散的淤血。
端午门前宝——艾叶 家家户户插艾草的习俗可不是摆设,这带着特殊香气的叶子,捣烂外敷能止磕碰出血,煮水泡脚专治寒凝血瘀,记得小时候撞肿了膝盖,奶奶总揪几片艾叶嚼碎给我糊上,凉丝丝的疼劲少了一半。
美容养颜的桃花泪——桃仁 中药铺里卖的桃仁可不是吃的,是山桃树的种子,别看它个头小,破血化淤的功力却很猛,痛经有血块时配上红花煎水,效果堪比暖宝宝,不过这东西带点小毒,用量可不敢超标,一般开方都不会超过15克。
新疆来的红宝石——藏红花 别被名字骗了,真正的藏红花产自伊朗,每根红柱头都是血瘀症的克星,泡出来的茶汤金黄透亮,专治女性经血发黑有血块,去年表姐产后恶露排不净,老中医就开了藏红花炖鸡汤,连喝三天就见好。
川蜀灵药——川芎 号称"血中之气药"的川芎,特别适合气滞血瘀的朋友,头痛得像戴紧箍咒?拿川芎炖鱼头汤,吃两次就松快了,它和当归是黄金搭档,一个活血一个补血,堪称妇科调理的绝配。
心脑血管守护者——丹参 药店里常见的丹参片,其实是打通血管堵塞的利器,这味暗红色药材最能化解胸痹心痛,很多冠心病患者的急救盒里都备着丹参滴丸,用它泡茶喝还能预防三高,隔壁张叔坚持喝了半年,体检报告着实好看了不少。
筋骨痛的克星——乳香没药 这两兄弟常成双入药,乳香偏于行气,没药擅长化瘀,跌打损伤时磨点药粉调醋外敷,消肿速度比云南白药还快,不过味道实在呛鼻,熏得人直流泪,效果倒是杠杠的。
树皮里的奇兵——赤芍 相比白芍的温和,赤芍就像个急脾气的清道夫,它专门对付热血妄行的出血,特别是吐血衄血这种急症,肝炎患者转氨酶居高不下时,老中医也会用赤芍配伍清热药,给肝脏降降火。
说了这么多药材,关键要记住:止血药多寒凉,化瘀药多辛散,使用时要像炒菜放调料般讲究火候,如果是外伤出血,优先选三七、蒲黄这类平和的;体内血瘀则要考虑川芎、丹参这些通络高手,最重要的是别自己乱试,找个靠谱的中医师望闻问切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,下次家里长辈再说"吃点中药调调",你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