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,前两天隔壁王婶家小子发烧咳得整宿睡不着,医院打针吃药折腾半个月都没断根,后来找了镇上老中医开了几包草药,没想到三天就不烧了,这让我想起爷爷当年给村里人治肺病的那些土方子......
要说这肺炎啊,可不是简单的发烧咳嗽,西医说是病毒细菌闹的,中医看来多半是外邪入侵加上体内湿热作祟,就像去年张大爷淋雨后总说胸口闷,去医院拍片说是肺炎,打抗生素两周才好,后来他闺女从中医药大学带回个古方,几味草药熬着喝,现在下雨天都没事。
今天给大家唠唠祖辈传下来的肺炎调理方,先说个基础方子:麻黄6克、杏仁9克、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甘草6克、鱼腥草15克、浙贝母10克,这几味药看着普通,搭配起来可有讲究,麻黄就像扫帚,能把堵在肺里的寒气扫出去;杏仁好比润滑剂,让气管舒服点;生石膏专门对付高烧,石膏要早下锅煮半小时才行。
前年我表弟高考前突然烧到39度,医院说是病毒性肺炎,他妈妈翻出奶奶留下的手抄本,按方子抓药,当天喝完就退烧了,连着喝三天,咳嗽带血丝的情况也止住了,不过这里要提醒,生石膏必须煅过的,药店买时候要说清楚。
再说说药材里的门道,鱼腥草原名蕺菜,新鲜叶子搓碎会流出乳白汁液,闻着像鱼腥味,这草药抗菌消炎是一把好手,肺炎高烧时加量到20克都不为过,浙贝母要选表面粉白、摸起来滑溜溜的,这种化痰效果最好,记得去年流感季,楼下药房的鱼腥草卖到脱销,都是懂行的街坊囤着备用。
煮药方法也有讲究,陶瓷锅或砂锅是首选,不锈钢锅次之,千万别用铁锅,先把生石膏冷水下锅,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0分钟,再把其他药材倒进去,继续煮15分钟,头煎二煎混着喝,早晚各一次,小孩子剂量要减半,特别是麻黄,三岁娃用1克就够了。
这方子虽好,但不是谁都能用,像李叔这种常年抽烟的老慢支,痰黄黏稠得像果冻,就得加瓜蒌皮12克、黄芩9克;要是张阿姨这种产后体虚受凉,怕冷还出虚汗,就要加黄芪15克、防风9克,去年我家保姆用错方子,把风寒当风热治,结果越喝越咳,差点耽误事。
除了喝药汤,日常调理更重要,陈年橘子皮晒干存着,每天撕一小块泡水喝,理气化痰比饮料强,雪梨挖空填川贝粉,蒸熟当点心吃,润肺效果杠杠的,还有早上空气最好时,到公园慢慢走,学八段锦里的"两手托天理三焦",专门疏通胸腔郁结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些偏方只能辅助调理,高烧不退、喘不上气、嘴唇发紫这些情况,赶紧去医院别耽搁,去年赵老师就是硬扛着不看病,结果拖成重症肺炎,在ICU躺了一星期,咱们老百姓自己配药,一定要问过大夫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