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!我这腿上一到晚上就痒得钻心,抓得全是血印子!"隔壁王婶掀开裤腿时,我被她皮肤上的抓痕惊得倒吸凉气,这种情况在皮肤科门诊太常见了,但很多人不知道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外用药方,对付皮肤瘙痒可比激素药膏温和多了。
皮肤瘙痒的"幕后黑手" 要说皮肤瘙痒的罪魁祸首,绝非单一原因,我在跟诊老中医时学到,湿毒、风热、血虚都可能作祟,就像张大爷的慢性湿疹,每到梅雨季节就复发;李大姐的老年性瘙痒,其实是气血不足在皮肤上的警报,最麻烦的是年轻人的过敏性皮炎,冷不丁就可能冒出大片红疙瘩。
祖传药箱里的止痒法宝
-
艾叶浴:温经止血的千年妙方 记得去年端午节,我用外婆教的法子煮了艾叶水,当邻居家小孩满身痱子哭闹时,用棉布蘸着微温的艾叶水轻轻擦拭,不到半小时那些红点点就消退了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艾叶里的挥发油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对寒性湿疹特别有效。
-
金银花露:清热解毒的万能喷雾 前年装修房子时,粉尘过敏搞得我整条胳膊都是红疹子,母亲从冰箱拿出自制的金银花喷雾,冰冰凉凉的喷上去瞬间止痒,这法子特别适合蚊虫叮咬,出门前喷在暴露的皮肤上,比化学驱蚊剂安全多了。
-
薄荷脑膏:清凉镇痒的应急神器 上个月爬山被不知名小虫咬了,随身带的薄荷膏救了急,新鲜薄荷叶捣碎敷在患处,那股透心的凉意立刻压住痒感,不过要注意,这种寒性药物更适合急性红肿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。
厨房里的秘密武器 别小看家里的食材,处理得当都是良药,去年暑天弟弟满背痱子,我用绿豆汤晾凉后擦洗,三天就平复了,还有炒菜用的香油,遇到干燥起皮的皮肤瘙痒,滴几滴在患处轻轻揉开,比凡士林还滋润。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配方
-
炉甘石洗剂升级版 市售炉甘石洗剂基础上加3克冰片,摇匀后涂抹,这个改良方子来自省中医院皮肤科老主任,对付汗疱疹效果出奇的好。
-
复方黄柏液的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人直接涂原液,其实最好用纱布浸湿贴敷,上周修电动车被铁锈划伤,每天换两次药棉,五天伤口就结痂了,周围一点没感染。
让人后悔知道的用药禁忌
-
韭菜汁止痒?小心光敏反应 前阵子流行用韭菜治癣,结果有个姑娘涂完晒太阳,晒出了一脸黑斑,新鲜韭菜含呋喃香豆素,白天用容易引发日光性皮炎。
-
大蒜敷脚气?当心烧灼水泡 表弟用生蒜瓣擦脚气,结果半夜疼醒,高浓度大蒜素会破坏皮肤屏障,溃烂处使用更是雪上加霜。
特殊人群用药指南 孕妇如果出现妊娠痒疹,推荐用紫草油,把紫草泡在橄榄油里两周,取上层油液涂抹,哺乳期妈妈乳头皲裂,用羊脂膏不如白芷粉调蜂蜜,既能消炎又能保湿。
辨别好坏的简易方法 真正的道地药材闻着清香不刺鼻,像劣质艾叶会有霉味,好艾绒燃烧后灰烬是灰白色的,买回来的草药最好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能把农药残留降八成。
这些年收集的偏方记了整整一本册子,但最有用的还是这几条:皮肤发痒别急着抓,用手掌轻拍;洗澡水温别超过40度;贴身衣物选纯棉的,要是用了这些方法三天还没好转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,毕竟咱们自己调理是辅助,正规诊疗才是正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