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种堪比紫河车的滋补圣品,最后一味便宜又好用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说起紫河车,老中医都知道这是"胎盘"入药的叫法,过去民间总说它大补气血,但现在很多人听着容易犯嘀咕:这玩意儿能用吗?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还有不少能替代它的宝贝,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跟紫河车效果相近,但更常见、更安心的五大滋补中药材。

被称为"沙漠人参"的肉苁蓉

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深处,藏着一种神奇的植物——肉苁蓉,这玩意儿长得像褐色的笋尖,却是实打实的"阳中之阴"补品,记得去年我去蒙古族朋友家做客,阿姨炖羊肉时悄悄加了几片肉苁蓉,那锅汤喝着暖胃又不燥,第二天精神头特别足。

这味药最妙的是既能补肾阳又不伤阴,特别适合现代人熬夜后腰酸腿软的情况,不过要提醒一句,新鲜肉苁蓉得切片晾干保存,泡酒时记得配点枸杞中和药性,现在药店卖的肉苁蓉口服液,倒是方便了上班族随时补气。

藏在深山里的"仙草"灵芝孢子粉

前年采药的老周给我带过一罐长白山椴木灵芝孢子粉,打开盖子那股松香味沁人心脾,这可不是普通的灵芝片,孢子粉才是精华所在,每天早晚用温开水冲一勺,连喝三个月,原本爬三楼就喘的张婶现在天天跟着广场舞队蹦跶。

不过市面上假货太多,正宗的孢子粉应该是深褐色细末,泡水后会结层薄油膜,要是买到颜色发黑或者结块的,准是掺了别的粉末,建议直接找认识靠谱的采芝人买,或者选老字号药厂出的破壁孢子粉。

云南深山里的"补血圣药"熟地黄

要说补血,熟地黄可是正儿八经写入药典的宝贝,上个月邻居王姐产后面色蜡黄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九蒸九晒的熟地黄,这黑乎乎的干药材看着不起眼,配上当归、白芍熬成的膏方,喝上半个月,整个人就像上了胭脂似的红润。

不过地黄性子黏腻,脾胃虚弱的人单独吃容易胀气,最好搭配砂仁、陈皮一起煮,或者直接买制药厂做好的熟地黄丸,现在有些养生馆拿它做药膳,炖乌鸡时放两片,汤头立马变得浓稠香甜。

藏区神山脚下的"黄金菇"冬虫夏草

真正野生的冬虫夏草,都是藏族同胞凌晨摸黑去雪山挖的,这种既是虫又是草的奇妙组合,泡水后会显出一圈圈的金边,喝着有种淡淡的菌菇香,前几年我咳嗽老不好,老藏医给的虫草粉拌蜂蜜,连吃一周就不咳了。

不过现在正品难寻,药房里多数是人工培育的蛹虫草,虽然功效差些,但价格便宜大半,炖排骨时放几根当调料也不错,记住真虫草掰开中间是空心的,断面呈现牙白色,泡水后形状依然挺拔。

菜市场就能买到的"平民补品"黄鳝鱼

说到最接地气的滋补品,非黄鳝莫属,每年小暑前后,我家楼下菜场都支起现杀黄鳝的摊子,这玩意做法多样,爆炒最香,炖汤最补,中医说它"补虚损、强筋骨",体弱多病的老人每周吃两次,冬天明显少感冒。

不过黄鳝得挑游动灵活的,死僵的千万别买,处理时记得把骨头煎香再加水煮,汤头才会奶白浓郁,现在物流发达,冷冻鳝段也能买到,但鲜味确实差了一截。

这些年来,越来越多人开始寻找紫河车的替代品,说到底,进补关键在对症,好比钥匙开锁,得找准那把对的,文中提到的这些药材,有的是祖辈传下的滋补良方,有的是现代科技改良的新剂型,但万变不离"调和阴阳"的根本,大家若是想尝试,最好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田地,需要的养分各不相同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