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开的药方明明白白,为啥抓出来的中药效果总差口气?"在大理下关住了二十年,我发现很多人拿着药方满大街找药房,结果不是被坑了药材就是煎药方法不对,今天带大家摸透下关中药圈的门道,从选药房到煎药罐,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攒的经验。
药房选择藏着大玄机 别以为挂着"同仁堂"招牌就稳了,去年邻居王婶在观光路上的连锁药房抓药,三副药花掉八百块,回家发现三七打成粉掺着卖,老中医教我个笨办法:上午十点前去医院隔壁的福林药铺,看他们怎么处理当归须,真材实料的药房会把发霉的枸杞当场挑出来,而不是偷偷塞进碎药材里。
药方解读比看病还难 上个月我妈风湿痛,省中医院开的药方写着"忍冬藤30g",跑遍三家药房,有的说没货,有的拿金银花凑数,后来才知道,忍冬藤是金银花藤,药效差着十万八千里,现在学聪明了,抓药前先拍处方发到"中药鉴别"微信群,群里住着三个退休的老药师。
药材好坏肉眼可见 上周陪张叔去复兴路老字号,看他捏着党参对着光瞧。"油润发软的是硫磺熏的",他掰断根茎给我看,正常党参断面应该有黄白相间的纹理,现在有些药房玩套路,把虫草用铁丝绑着卖,黄芪切片时故意洒水增重,这些猫腻都得防着。
代煎服务暗藏陷阱 图省事让药房代煎?亲眼见过他们把二十个人的药混在一起熬,现在都自己带着砂锅去,花三小时守着煤气灶,煎药前冷水浸泡半小时,武火烧开转文火,解表药煮15分钟,补药得熬一个小时,上次抓的调理气血的药,多熬了十分钟,结果上火长痘。
特殊药材要盯紧 前年舅舅化疗需要灵芝孢子粉,跑遍下关找不到正宗的,后来中医世家的赵姐教了个招:带着放大镜看破壁孢子粉,正宗的应该是深褐色颗粒,闻着有股炒芝麻的香,像川贝母这种贵细药材,最好盯着店员从玻璃罐现称,防止以次充好。
在下关抓中药这些年,总结出个铁规矩:上午十点前到店,盯着药师称药,贵重药材要验真伪,代煎必须盯全程,现在家里常备着电子秤和小手电筒,抓完药当场复称克数,拿手电筒照照药材有没有霉斑,老话说"吃药不忌嘴,跑断大夫腿",其实抓药不留神,同样白花冤枉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