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我肚子又疼了!"看着女儿蜷缩在沙发上捂肚子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外婆教的小偏方,翻出抽屉里那块不起眼的高良姜,煮了杯温热的姜茶递过去,看着丫头皱着眉头喝下后渐渐舒缓的脸色,突然觉得这味中药真是家家户户都该备着的"应急宝"。
藏在厨房里的千年药材 说起高良姜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炖肉时用的调料,其实这味被称作"岭南人参"的中药材,早在《本草经集注》里就有记载,它学名叫Alpinia officinarum,主要产在广东、广西的山坡草地,外表棕黄带皱纹像缩小版老树皮,掰开却能闻到特有的辛香。
记得去年去阳春县考察,当地农户教我辨别真假:正宗高良姜断面呈灰棕色,纤维细密,闻着有混合胡椒和柑橘的清香,市面上常有人用普通生姜冒充,但真货入口回甘明显,假的则辛辣刺喉,现在药店里50克也就卖8块钱,遇上雨季还能放三年不坏。
暖胃驱寒的"天然暖气炉" 上个月邻居王叔来敲门,说他常年胃寒消化差,我给他装了瓶炒过的高良姜丝,让他每天早晨嚼几根,上周碰面他说现在能吃冰西瓜了,以前可是沾凉水就胀气,这并不稀奇,《本草求真》里早说过它能"除一切沉寒痼冷"。
推荐个简单用法:取10片高良姜加3颗红枣,煮出来的茶饮既能暖胃又不上火,特别适合经常手脚冰凉、吃生冷就腹泻的人,有次我在火锅店看见服务员给蘸料里加高良姜末,这才恍然大悟为啥吃完浑身暖洋洋的。
缓解疼痛的居家秘方 前阵子装修盯工地,腰酸背痛得直不起腰,老师傅掏出个布包,说是祖传的"止痛宝",打开一看全是捣碎的高良姜粉,用白酒调成糊状敷在疼痛处,别说,敷了三天确实轻松不少,后来查资料发现,这方法对痛经、牙痛也有辅助效果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味药性偏温,实热体质的人要慎用,有次闺蜜上火长痘还非要试,结果痘痘反而更红了,就像炒菜放调料,再好的东西也得看火候。
厨房里的百变精灵 在潮汕地区采访时,发现当地人把高良姜当宝贝,做卤鹅时放几片去腥增香,熬粥时加一点解腻暖胃,连腌咸菜都要拌着防变质,最绝的是客家人的"娘酒",用高良姜泡的黄酒,产妇喝了既补气血又通乳。
我自己常做的是高良姜糖,把姜片用蜂蜜腌半个月,早上含一片,喉咙不舒服立刻缓解,有次感冒鼻塞,含了块居然半小时就通气了,比吃药管用还不伤胃。
使用禁忌与保存秘诀 别看高良姜好处多,但孕妇要避开,高血压患者也别长期吃,去年有个粉丝天天拿它泡水喝降压,结果头晕送医院,还有人把它和香附随便配伍,结果引起肠胃不适——中药搭配讲究"君臣佐使",不懂千万别乱试。
保存时注意防潮防虫,我都是用纱布包好挂通风处,整块的高良姜可以埋米缸里,既能防虫还能给大米添香味,要是发现表面长白毛,别慌,晒晒太阳还能接着用。
写到这儿,突然想起外婆说的"厨房三宝":陈皮祛燥,草果增香,高良姜暖膛,这味陪伴中国人千百年的中药材,现在就躺在你家灶台底下的抽屉里,下次再胃疼、受凉、吃撑时,不妨翻出来煮杯茶,说不定比吃药还管用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