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喝中药忌口别吃小麦",搞得我以为小麦就是个普通粮食,直到有次翻《本草纲目》,才发现古人早就把小麦当药材用!今天咱就唠唠这个天天见面的"药食同源"好物——
小麦能治失眠?老祖宗早有偏方
现在人压力大睡不着,都忙着吃褪黑素,其实厨房里就有安神妙药!《本草纲目》里明确写着:"小麦味甘微寒,养心除烦",记得去年邻居张姐更年期整夜睡不着,老中医给她开方子里就有炒麦芽,我自己试过用甘草9克+小麦30克+大枣5颗煮水,连喝三天,原本烦躁的失眠真就缓解了。
特别要说下"浮小麦",就是瘪的麦子,这种药典里特指的品种,对自汗盗汗有奇效,我妈做完手术后总出虚汗,我用浮小麦炖乌鸡,连汤带肉吃两周,出汗量明显减少,不过要记住,浮小麦必须煎煮20分钟以上药效才出得来。
脾胃差不如吃面食养人
都说小米粥养胃,其实小麦才是健脾高手,中医认为小麦"补虚羸、厚肠胃",特别适合现在那些顿顿外卖把胃折腾坏的年轻人,我表弟长期胃胀,中医师让他把主食换成发面馒头,配合焦山楂煮水,三个月下来胃镜复查都好转了。
这里教个懒人调理法:烤箱烤制全麦馒头片,150度低温烘到酥脆,每天早晨嚼3片,既不会给脾胃造成负担,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,比起吃药片,这种吃着玩的养生法更容易坚持。
产后盗汗试试这个古方
很多宝妈生完孩子会莫名冒虚汗,这在中医叫"气阴两虚",我们老家有个祖传方子:浮小麦30克+黄芪15克+当归9克,砂锅慢炖40分钟,我嫂子月子期间就这么喝,现在两年了没再出现过夜间潮热,注意要用陶瓷锅,铁锅会破坏药性。
平时爱运动的朋友,如果锻炼后大汗淋漓,可以用炒小麦泡茶,方法超简单:抓一把小麦放锅里干炒至金黄,沸水冲泡代茶饮,既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,又能防止运动后受寒。
水肿型肥胖的隐藏克星
久坐族的下半身水肿,多半与脾虚有关,小麦里的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正好对症,我同事天天坐办公室腿肿成萝卜,我让她把晚餐米饭换成荞麦面,配合泡脚时加艾叶和炒小麦渣,两周后她兴奋地说裤子松了两圈!
重点说下小麦胚芽,这玩意看着像鱼籽,其实是营养宝库,每天挖一勺拌酸奶,不仅补充膳食纤维,里面的维生素E还能调节激素平衡,不过要注意,胚芽容易氧化,开封后得密封冷藏。
中药配伍里的万能配角
老中医开方子时常放几粒小麦,这不是随便凑数的,小麦能调和诸药,缓解何首乌、决明子这些猛药的寒性,像我喝过的养颜茶里有玫瑰花、红枣,再加5克炒小麦,喝着就不拉肚子了。
最绝的是治疗小儿积食,把炒麦芽、山楂、小麦按2:1:1比例煮水,加点冰糖调味,我家娃上幼儿园那会儿不爱吃饭,喝了半个月这个"三仙饮",胃口明显见好,不过小孩用量要减半,毕竟消食太过也伤正气。
这些食用禁忌要注意 ① 小麦虽好但性凉,手脚冰凉的姑娘别空腹喝小麦汁 ② 麸质过敏者慎用(可改用米糠替代) ③ 做药膳时别放葱蒜,会解药性 ④ 存放超一年的陈麦药效打折扣
下次煮面别再只当饭吃啦!不同做法效果大不同:
- 安神:小麦苗榨汁兑蜂蜜
- 消食:炒麦芽煮水
- 止汗:浮小麦炖猪心
- 通便:全麦面包蘸酸奶
从药房到厨房,这颗不起眼的麦粒已经陪了中国人几千年,与其花大钱买保健品,真不如把家里的小麦玩出新花样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可比网红产品靠谱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