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椿中药名揭秘!这种路边野菜竟是千年祛火良药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"春食香椿芽,夏采椿树花",每年清明前后,总能看到邻居王婶挎着竹篮在香椿树下转悠,这满树紫红色的嫩芽,不仅是餐桌上的时令美味,更是老祖宗藏在树梢里的中药方,您知道吗?这种带着独特香气的树木,在《中国药典》里有个专业的中药名——椿皮。

从宫廷贡品到百姓药箱 说起香椿入药的历史,可比当蔬菜吃早多了,早在《唐本草》就有记载:"椿木叶苦温,主洗疮疥,风疽。"宋朝人用椿芽焯水捣汁治肠胃热毒,明清时期宫里还把嫩芽当作清热去火的时令补品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道:"椿叶香甘可茹,其性燥而不腻,能固摄下焦,尤宜妇人血症。"

浑身是宝的"天然药库"

  1. 椿芽(中药名:香椿芽) 春天最嫩的芽尖其实是药食同源的佳品,每100克含维生素C40毫克,钙含量比牛奶高2倍,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,能清热解毒、健胃理气,像我们办公室小刘上火牙痛,连着三天凉拌香椿芽,居然比牛黄解毒片还管用。

  2. 椿皮(中药名:椿白皮) 老树皮才是正经药材,晒干后呈灰白色,去年我妈腰疼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味药,它能清热燥湿、收敛止泻,特别对付慢性肠炎、女性白带异常效果显著,记得要刮去外层粗皮,取内层白色韧皮入药。

  3. 椿籽(中药名:香椿子) 那些黑褐色的小胶囊也别浪费,冬至采集晒干后,可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好东西,村里张大爷每到换季就咳嗽,用椿籽6克泡茶喝两天就好,比止咳糖浆还灵验。

现代研究的惊人发现 别小看这十块钱一斤的野菜,实验室数据显示:

  • 香椿素含量是大蒜的40倍,抗菌消炎效果一流
  • 槲皮素含量高达0.8%,抗癌防衰老有一手
  • 挥发油中的楝酮成分,驱蛔虫效果堪比西药 北京协和医院最近临床验证,每天50克香椿煎水坐浴,痔疮患者7天好转率达83%,难怪菜市场大妈们都说"三月香椿赛人参"。

厨房里的中药用法

  1. 凉拌降压法 焯水后的香椿切碎,加香油、蒜末、少许盐拌匀,高血压患者连吃一周,头晕症状明显减轻,注意焯水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,否则营养全跑光。

  2. 香椿炒蛋补血术 鸡蛋打散后加香椿末,旺火快炒,特别适合贫血女性,铁含量是菠菜的3倍,吸收率还高,我家闺女高考前天天吃,脸色红润得像桃花。

  3. 秘制腌香椿 把香椿切段用白酒搓匀,密封冷藏,腹泻时取出3棵嚼服,比黄连素还管用,不过腌制品亚硝酸盐含量高,最多存两周就得吃完。

这些禁忌要记牢 虽然好处多多,但也不是人人适合: ① 阴虚火旺者少吃(舌红少苔的人注意) ② 慢性肾病患者慎食(草酸含量较高) ③ 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别碰(维生素K影响药效) ④ 隔夜香椿会产生亚硝酸盐(建议现采现吃)

辨别好香椿的秘诀 买香椿记住三看: 一看颜色:紫红发亮的品质最佳 二摸硬度:梗条粗壮直立不软塌 三闻气味:清香带甜没有腐臭味 特别注意!市场上有些不良商贩用化学药剂催芽,自然生长的香椿芽鳞片完整,如果过于肥大完美反而要小心。

古法储存小技巧 吃不完的香椿别急着放冰箱,奶奶教我的方法特别灵:

  1. 新鲜香椿捆成小把,根部蘸泥浆
  2. 倒插在装水的瓶子里,每天换水
  3. 上面盖湿纱布,放阴凉处 这样能保鲜半个月,芽头依然挺拔鲜嫩,要是想长期保存,学学北方人的办法:焯水后挤干水分,揉盐装坛密封,半年都有咸香椿吃。

文化里的香椿密码 古人对香椿的痴迷远超想象。《诗经》里"隰有苌楚"的苌楚就是香椿,庄子曾用"大椿长寿"比喻生命永恒,故宫档案显示,乾隆爷最爱吃炸香椿鱼,御膳房每年春天都要进贡百斤嫩芽,如今在陕西一些地方,婴儿出生要栽香椿树,女儿出嫁要摘椿芽做陪嫁,这习俗已经传了上千年。

妙用偏方集锦

  1. 口臭:香椿芽嚼碎含漱,每天3次
  2. 荨麻疹:鲜椿叶搓出汁涂患处
  3. 小儿疳积:椿籽研粉冲服,每次1克
  4. 外伤出血:椿树皮烧炭研末外敷
  5. 脱发:椿油(香椿籽榨油)涂抹头皮

走出误区说明白 很多人以为香椿只是"发物",其实这是个误会,正确食用反而能解表透疹,麻疹初期用30克香椿煮水喝,能帮助透发,但确实不能和牛奶同食,草酸会结块伤胃,最保险的搭配是配米饭,或者与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一起吃促进吸收。

下次再看到街边卖香椿的阿婆,可别只当普通野菜,这满树的嫩芽都是大自然馈赠的中药铺,从树梢到树根,从嫩芽到果实,处处藏着治病救人的玄机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适量,就像老话所说:"桃饱杏伤人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