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去郊外采风,在溪边石缝里发现一丛顶着白花的野草,同行的老中医朋友随手掐了片叶子揉碎:"这是野荞麦,以前山里人闹肚子就嚼这个",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野草,竟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"金锁银开"?
■ 山间"消炎药"的千年身世 野荞麦在中药房里有个雅致的别名叫"开金锁",但它更喜欢长在田埂岩缝这些刁钻地方,清明前后开花时最易辨认,粉白小花聚成穗,叶子边缘带着锯齿状暗纹,老辈人讲这草专治"无名肿痛",遇上毒蛇咬伤或是疔疮肿毒,采一把捣烂敷上就能见效。
我老家有位赤脚医生,每逢春夏就背着竹篓满山转,他说野荞麦全株都是宝:根能清肺热,茎叶解疮毒,种子还能止泻痢,有年隔壁王婶被黄蜂蜇得满脸肿胀,他采来新鲜茎叶捣汁捈脸,不过半天就消了红肿。
■ 城里人不知道的天然抗生素 现代人总把野荞麦当杂草,却不知它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比很多西药都厉害,市中医院皮肤科张主任告诉我,他们治疗顽固湿疹时常会配伍野荞麦煎剂,特别是梅雨季节的痱子疖子,用干品煮水晾凉后擦洗,比激素药膏还管用。
去年朋友家小孩反复扁桃体发炎,我推荐了个土方:野荞麦嫩苗焯水切碎,拌点香油醋当凉菜,结果连吃三天,喉咙里的"脓点"居然消下去了,当然这只是辅助疗法,真生病还是要看医生。
■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别看野荞麦长得糙,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,浙南山区有种特色点心叫"荞麦饺",用野荞麦嫩叶和糯米粉混合,包上笋丁肉末蒸熟,清明时节吃这个,既能祛湿解毒,又能尝鲜应季。
我试过用晒干的野荞麦泡茶,抓两撮放在玻璃杯里,沸水冲下去顿时飘出股类似薄荷的清香,喝上半个月,原本容易上火的体质竟改善不少,不过这茶性偏寒,体虚的人要搭几颗红枣平衡。
■ 这些禁忌要注意 虽说野荞麦浑身是宝,但也不是人人适用,孕妇要忌口,因为它活血通经;过敏体质最好先少量试用,有次邻居大妈用野荞麦煮水泡脚治脚气,结果引发皮肤瘙痒——原来她对菊科植物过敏。
采集时也有讲究,要选远离污染源的植株,城市绿化带里的可能打过农药,山涧溪边的才最安全,每年霜降前后记得收种子,晒干后装布袋挂在衣柜里,比樟脑丸更天然的防虫剂。
现在每次经过小区花坛看到野荞麦,都会想起那个赤脚医生的话:"山里没有废草,只有不懂用的人",这株默默生长的野草,或许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天然药箱,只待有心人去发现它的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