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阴虚别乱补!这5种中药材煮汤,滋阴降火效果翻倍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腰酸腿软、晚上睡不着还老出汗?照镜子发现舌苔发红、嘴巴起皮?八成是肾阴虚找上门了!很多人一听说"肾虚"就猛吃六味地黄丸,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今天教你用5种常见中药材煲汤,每天喝一碗,温和滋补不上火。

【认准这些"滋阴高手"】

  1. 熟地黄——补血养肾的明星选手 这个黑褐色的块根就像肾脏的"充电宝"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"填骨髓,生精血",注意一定要选炮制过的熟地,生地偏寒凉反而伤胃,泡汤前用清水浸泡2小时,不然容易发涩。

  2. 山药——健脾益肾的平价食材 别小看菜场里几块钱一斤的铁棍山药,它可是平补肝肾的"神仙药",切片后稍微干煎再炖汤,能锁住淀粉不让汤水发稠,特别推荐河南焦作的怀山药,药用价值最高。

  3. 枸杞子——明目护肝的小红宝石 宁夏红枸杞不是只用来泡水的!炖汤时要最后10分钟下锅,不然维生素都流失了,记得选颗粒饱满、蒂头白净的,染色枸杞泡水会掉色,每人每天别超过20克,过量容易上火。

  4. 山茱萸——固精敛汗的酸涩宝贝 这种表皮油亮的中药果子,煮汤时要用刀拍裂果核,它含有特殊的山茱萸苷,对夜间盗汗特别管用,但胃酸过多的人少放,收敛太过会反酸。

  5. 丹皮——清热凉血的牡丹根皮 别被名字骗了,这不是牡丹花的花瓣,这种灰褐色的卷筒状根皮,能制约熟地的滋腻,特别适合舌苔发黄、心烦失眠的人,买的时候闻着有股淡淡香气才新鲜。

【厨房里的养生秘方】 给大家分享个懒人汤方:取熟地15克、山药100克、枸杞10克,加3碗水小火慢炖1小时,出锅前撒盐调味,每周喝3次,连续两周就能感觉睡觉踏实了,体热的朋友可以加5克丹皮,脾胃虚的放3颗红枣。

【避开这些坑】 × 别把西洋参当救命稻草:虽然能补气,但性凉更适合肺阴虚 × 警惕土茯苓误区:这个是祛湿的,肾阴虚喝多了更伤阴 × 慎用鹿茸类热性药材:好比往干柴上浇汽油,越补火越大

最后唠叨一句:汤再好也只是辅助调理,如果出现耳鸣耳聋、月经量少这些症状,赶紧找老中医把脉,平时少吃辛辣火锅、少熬大夜,比喝多少补药都管用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