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这竹叶和淡竹叶是不是同一种东西?"每次在中药房抓药时,总有人对着药方上的"竹叶"和"淡竹叶"犯嘀咕,别看名字像双胞胎,这两味药可是有着天壤之别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对"药界李逵李鬼"的真面目。
【身世之谜】一个长在竹林,一个来自草原
竹叶是禾本科植物"淡竹"或"苦竹"的叶子,就像它名字里的"竹"字暗示的那样,正宗的竹叶必须来自竹子,而淡竹叶虽然名字带"竹",实则是禾本科植物"淡竹叶"的干燥茎叶,人家祖籍在河南、安徽的山坡草丛里,跟竹子八竿子打不着。
老中医摸叶子就能分辨:新鲜竹叶细长卷曲,表面带着蜡质白霜,摸着像丝绸;淡竹叶则宽厚些,叶脉清晰可见,手感粗糙得像砂纸,最逗的是闻味道,竹叶清香带点苦涩,淡竹叶却有股淡淡的稻草香。
【入药门道】清热方式大不同
别看都是清热药,脾气可不一样,竹叶性寒,就像夏日里的冰镇酸梅汤,专治心火旺导致的口舌生疮、小便短赤,特别是熬夜加班后眼睛发红、舌尖起泡,抓把竹叶煮水,咕嘟咕嘟喝下去,火气立马消大半。
淡竹叶却是温性的"消防员",更擅长处理湿热引起的尿路感染、水肿,记得去年邻居家小孩满身痱子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淡竹叶,说是要把闷在体内的湿热透出来,不过这货性子温和,要见效得慢慢熬。
【厨房魔法】煲汤配伍有讲究
广东人爱煲汤,竹叶和淡竹叶却是完全不同的配角,竹叶适合搭配绿豆、冰糖,煮出来的汤水碧绿清澈,喝着有竹子的清香,最适合三伏天消暑,但千万别猛喝,体质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。
淡竹叶则是肉汤的好搭档,尤其适合和冬瓜、薏仁组CP,上个月我嗓子疼,老妈炖了锅淡竹叶排骨汤,那奶白色的汤头看着就治愈,不过要记住,放料前先把淡竹叶用纱布包好,不然碎叶子粘在喉咙里够你难受半天。
【真假辨识】小心买到冒牌货
市场上经常有不良商家用其他叶子冒充,记住这几个鉴别诀窍:正宗竹叶泡水后叶片会展开成完整纺锤形,淡竹叶则会卷成筒状,买竹叶认准叶面深绿带白霜的特征,要是看到发黄或有黑斑的,准是陈年旧货。
最坑人的是染色假货!有些不良商贩用硫磺熏过的淡竹叶冒充竹叶,这种叶子颜色翠得出奇,凑近闻还有刺鼻味,老茶客教个绝招:抓一把叶子揉搓,天然竹叶会散发淡淡青草味,染过色的绝对有化学气味。
【使用禁忌】这些情况要绕道
虽说都是清热良药,但脾虚便溏的人要远离竹叶,这玩意儿寒性太重,喝完搞不好肚子要"翻江倒海",孕妇更要谨慎,特别是孕早期,贸然喝竹叶水可能引起胎动不安。
淡竹叶倒是温和些,但也不是万能灵药,风寒感冒初期别碰,会让寒气憋在体内出不来,最搞笑的是见过有人拿淡竹叶治便秘,结果越喝越严重——这货利尿,肠道水分都被排干了,便便当然更干!
下次去药店别再傻傻分不清了!记住竹叶是竹子的鲜货,清热偏寒;淡竹叶是草本干货,祛湿不伤脾,要是实在记不住,就把这篇文章收藏好,买药前拿出来对照,保准你不会交"智商税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