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泉中药材交易市场,千年药乡的现代传奇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老板,这黄芪咋卖?""十五块一斤,都是陇西老窖货!"清晨七点的百泉中药材交易市场,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药香扑面而来,踩着青石板路往里走,摊位上晾晒的当归卷成金黄色的漩涡,党参堆得像小山般巍峨,空气里浮动的草木清香混合着阳光的温度,让人恍惚以为闯进了《本草纲目》的插图里。

这个藏在甘肃陇西县城东北角的市场,可不是普通的买卖集散地,你瞧那栋雕梁画栋的仿古牌楼,"天下药仓"四个鎏金大字底下,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涌动的人潮,背着背篓的老药农,操着各地方言的药商,举着手机直播的网红主播,活脱脱演着当代版《清明上河图》,要说这里特别,还得从它脚下这片土地说起——陇西自古就是"千年药乡",谁家房前屋后没种过几垄当归?连城墙砖缝里都往外冒药香。

拐进市场西侧的老巷子,78岁的张记药铺还保留着民国风韵,掌柜张伯指着墙上泛黄的价目表说:"我爷爷那会儿用铜钱收党参,现在孙子搞起了电商直播。"他家祖传的药材炮制手艺,光是当归的切片就分冬片、春片、梅花片三种刀法,说话间,两个穿汉服的姑娘捧着自拍杆进来,对着百年药柜拍个不停,张伯笑呵呵地抓起把枸杞撒过去:"拍好看点,给咱们百泉中药打个广告!"

走到市场中央的电子大屏下,滚动的药材价格指数正跳动着,穿着白大褂的质检员老王拎着检测箱,随手抓起把柴胡嚼了嚼:"甜中带辛,地道华亭货。"他胸前的二维码标牌写着"一物一码溯源系统",手机扫一扫就能看见药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,隔壁档口戴金链子的王总正对着电话吼:"赶紧调三十吨党参过来,广药集团的订单等着呢!"他脚边摞着的纸箱上印着"发往香港"的繁体字。

最热闹的要数每周三的"药王节",那天整个市场会变成巨型养生厨房,黄芪炖鸡的香气混着艾草饼的清甜,连算命先生都支摊卖起了"五行养生符",去年药王节,市场特意请来非遗传承人演示"九蒸九晒"熟地黄工艺,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,抖音直播点赞量直接破了百万。

转过午,物流区的货车开始排队装货,贴着"百泉中药"标识的冷链车驶向全国各地,车尾冷藏箱里躺着真空包装的鲜石斛,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小刘翻着订单记录:"今儿光发往东南亚的当归饮片就有二十吨,韩国客户指定要带泥脚的原生药材。"他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海关数据,见证着这个西北小镇如何用草药连接世界。

暮色渐浓时,市场边缘的"药膳一条街"亮起红灯笼,当归老鸭汤的蒸汽氤氲中,几个南方来的药商正和本地老人推杯换盏,他们聊着今年黄芩的收成,说着道地药材鉴别的窍门,玻璃窗上凝结的水雾里,映出远处霓虹灯拼出的"中国药都"四个大字,这座从汉代就有了药材交易传统的古城,如今正用现代化的语言续写着新的本草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