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老腰疼能不能用点骨碎补?"隔壁王叔上次在中药房抓药时这么一问,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这名字听着像能治骨折的药材,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味被老中医称为"接骨神药"的骨碎补。
【山野里的接骨高手】 要说骨碎补的来历,可得从深山老林说起,这味药其实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,多长在石头缝里或者老树干上,您要是去岭南地区的山林转转,保不准能在岩壁上看见它毛茸茸的褐色根须,就像给石头裹了层天然绷带,采药人通常在冬至后挖取,这时候药效最足,拿刷子蹭掉绒毛晒干,就成了药房里黑褐色的骨碎补片。
【跌打损伤的救星】 别看名字带"骨",它可不只是接骨头那么简单,老中医常说"骨碎补,骨碎补,专治骨碎之症",这话虽然夸张,但确实道出它在骨科疾病中的妙用,前些年我崴脚时,老中医开的泡脚方里就有它,配合红花、艾叶,连泡三天,肿消得特别快,现在才知道,这味药不仅能促进骨痂生长,还能消除骨折部位的炎症积水。
【肾好腰才稳】 中医讲究"肾主骨生髓",骨碎补最厉害的还是补肾功力,您看那些常年弯腰干活的装修师傅,腰间总挂着个布包,里面除了护腰板,十有八九泡着骨碎补酒,这药入肾经,能把亏虚的肾气一点点补回来,像我这种天天坐办公室的"久坐族",时不时用它炖汤,确实感觉腰酸背痛的毛病轻了不少。
【牙齿松动有奇招】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,这味药还能固齿,记得去年陪老妈看牙科,老大夫见她牙龈萎缩得厉害,建议每天用骨碎补煮水漱口,刚开始还嫌苦,用了两个月真见效,原本晃悠的后槽牙居然稳固了,现代研究发现,它含有的黄酮类物质确实能抑制口腔细菌,这古人的智慧真是不服不行。
【厨房里的养生法宝】 别以为骨碎补只能入药,其实它还是厨房里的隐形高手,广东人爱煲的"猪腰杜仲汤",加几片骨碎补进去,补肾效果翻倍,北方朋友炖牛尾汤时放点,既能去腥又能强筋壮骨,不过要记住,这药有点燥性,炖汤时最好搭个雪梨或者莲藕平衡下。
【用药也有讲究】 虽说是好东西,但乱吃也可能出问题,前几年邻居张哥听说这药治腰痛,逮谁都安利,结果有个胃溃疡的老伯喝了他的骨碎补泡酒,当晚就胃出血送医院了,这药性偏温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孕妇更是碰不得,建议大家别自行配药,让中医师辨证开方才稳妥。
最近逛药店发现,骨碎补居然出了破壁饮片,这倒是个好办法,以前自己捣鼓总是弄得满手黑糊糊的,不过再好的药也得会用,就像我家楼下陈师傅,工伤后坚持吃骨碎补炖猪脊骨,三个月复查时医生说恢复得比预期好,现在都能扛水泥袋上楼了。
说到底,骨碎补这味药从《本草纲目》流传至今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疗效,不过再灵的药也得对症,就像钥匙开锁,得找对那把锁才行,如果您正被骨头疼、牙齿松、腰酸软这些问题困扰,不妨让中医师看看适不适合用它调理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值得我们细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