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听说山里摘的樟树籽能治风湿?"上周去采药时,隔壁村王婶攥着把黑亮亮的籽儿追问我,看着她竹篓里带着白霜的野果,我笑着抓起颗嚼了嚼:"您说的这是樟木子,可不是普通野果子,这可是本草纲目里记过的药材......"
藏在深山里的中药宝藏 要说这樟木子,可得从它出身说起,每年霜降前后,浙闽山区的百年香樟树会结出乌黑油亮的果实,像极了缩小版的橄榄球,老药农都知道,只有树龄过百岁的古樟结的籽,油性足药效强,我们药铺收货时,总要拿手电筒照照籽芯,透亮如琥珀的才是上品。
前年有个深圳来的小伙子,痛风发作疼得拄拐杖,各大医院跑了一圈没见效,后来他老丈人托人从雁荡山捎来两斤樟木子,用黄酒泡了三个月,没想到喝了半个月,关节肿消了大半,现在还能踢足球,当然这只是个案,本草拾遗》里确实记载它"主祛风湿,利关节"。
老辈人传下的土方子 在遂昌山区,家家户户都会存点樟木子,小孩积食不消化,抓把炒焦的籽儿煮水,酸溜溜的味道比药片管用,我小时候见奶奶总在梅雨天用它炖猪蹄,她说这能吸走骨头缝里的寒气,去年有位产后风缠身的产妇,就是用樟木子配艾叶熏蒸,半月后就能下床走动。
最绝的是对付脚气,村里人会把樟木子捣碎敷在痒处,有次送货到丽水,看见快递小哥挠脚丫,我随手给他两颗,后来他微信我说,碾成粉撒鞋里,三天就不臭脚了,比某达宁还灵。
现代研究藏着大玄机 别以为这只是土方法,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樟木子含50%以上的月桂烷酰胺,这种物质能阻断疼痛神经传导,省中医院的风湿专科,现在就用樟木子提取物做镇痛贴剂,去年我还看到论文说,它里面的酚类物质能抑制幽门螺杆菌,难怪老胃病喝这个有效。
不过可别瞎折腾,新鲜樟木子含有樟脑成分,直接吃多了会头晕,必须晒干后文火炒至微黄,还要去掉外壳内膜,有次收了个新学徒,图省事用破壁机打粉,结果客户反馈喝完舌头麻了半小时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 市面上鱼龙混杂,有人用铁冬青籽冒充,记住三个诀窍:正宗樟木子两头尖中间鼓,像迷你橄榄球;断面有明显银白色油脂线;放嘴里嚼先是清香,接着带点辛辣感,要是苦得发涩,准是掺了别的籽。
去年义乌展会就碰上奸商,把染色的铁冬青当樟木子卖,我当场掰开籽粒,指着里面的棕红芯告诉他:"正经樟木子芯该是鹅黄色,你这泡过药水了吧?"那人脸都绿了。
这些禁忌要牢记 虽说是好东西,但不是人人适合,孕妇千万别碰,当年有个马大哈媳妇喝了解暑茶,结果当晚见红,阴虚火旺的人也要慎用,有次网吧少年偷喝祛湿茶,结果嘴角起泡流鼻血,建议搭配红枣枸杞中和,就像熬汤要放肉桂平衡药性。
最近总有人问我:"张大夫,这樟木子真有那么神?"我边包药包边笑:"它是棵老树结的籽,不是仙丹,但祖辈用了几百年的方子,总不会害人。"现在年轻人追捧进口保健品,其实咱们山里藏着的宝贝,才是老祖宗留下的健康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