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姐,你这菊花茶里加的是啥?看着像小雏菊啊!"闺蜜盯着我的玻璃杯满脸疑惑,我笑着把茶叶袋翻过来给她看:"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甘菊,不过它确实还有不少'马甲'呢!"
要说这甘菊,可真是中药界的百变星君,光是别名就有七八个,在不同地方还被叫做杭白菊、胎菊、贡菊、滁菊、亳菊等等,就像川剧变脸似的,换个地名就换身行头,但骨子里还是那个能清热解毒的"小透明"。
【千年药草的历史身份证】 翻开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老爷子早就给甘菊办过"身份证",书里写着"菊之无子者谓之牡菊",说的就是这种不会结籽的药用菊花,古代医家发现这朵小白花不仅能当茶喝,还能治头疼脑热,现在中药店柜台上摆着的"杭白菊",其实就是甘菊家族里的"学霸"代表。
【同名不同命的菊花江湖】 别看都叫菊花,甘菊和观赏菊花可是"塑料姐妹",我们平时买的甘菊药材,都是经过特殊培育的药用品种,那些花店里五颜六色的观赏菊,虽然长得像亲戚,但药效差得远,就像同样是土豆,普通土豆和马铃薯良种的区别那么大。
【四大门派各显神通】
- 杭白菊:西湖龙井的邻居,花瓣玉白,泡开像朵小玉兰,最适合熬夜党清肝明目
- 胎菊:还没完全绽放的花苞,药性最猛,泡茶时会在水中慢慢"开花"
- 贡菊:安徽黄山特产,花朵肥厚,自带淡淡苹果香,风寒感冒时煮水效果杠杠的
- 亳菊:产自华佗故里,花瓣细长卷曲,专治眼睛干涩发痒
【厨房里的中药匣子】 上周我妈嗓子疼,我就给她煮了胎菊雪梨汤,把胎菊和冰糖塞进挖空的梨子里蒸半小时,连汤带肉一起吃,第二天她就嚷嚷着"嗓子不痒了",非要拉着我去菜市场买梨说再做一次,其实这招在江浙一带的老中医家里都是家常便饭。
【年轻人养生新姿势】 现在办公室流行"菊花养生局",同事们都备着不同的菊花茶,小王常年对着电脑,每天必泡杭白菊;隔壁工位的程序猿小哥专门托人买了胎菊,说是提神醒脑比咖啡管用,我自己更喜欢把贡菊和枸杞搭着喝,金黄色的茶汤看着就治愈。
【避坑指南get】 买甘菊千万别贪便宜!去年我在夜市买的那种"特级菊花",泡出来全是农药味,后来才知道,正宗的药用菊都是人工除虫,价格再低也不可能白菜价,记住三个窍门:看花瓣是否完整,闻起来有没有酸味,摸起来要干燥不粘手。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——把甘菊装进纱布袋当香包,放在衣柜里驱虫,搁在车里清新空气,连我家猫都爱蹭这个味道,不过要提醒各位,孕妇和体寒的人要少喝,毕竟它性凉,可不是谁都受得了这"冰美人"。
这朵小小的白菊花,从《神农本草经》里一路飘到现在,不仅带着千年药香,还混成了现代人的养生新宠,下次再看到茶杯里浮浮沉沉的小白花,可别再叫错它的名字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