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转凉,我这老腰又开始隐隐作痛,翻出奶奶留下的牛皮笔记本,里面歪歪扭扭记着个"泡中药洒火疗"的方子,本想着死马当活马医,没想到连着试了三天,居然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像泡在云朵里!今儿必须把这祖传宝贝掏心窝子分享给大伙。
要说这泡中药洒火疗啊,可是咱老辈人的智慧结晶,去年冬天我去东北采风,零下20度拍雪景把膝盖冻得跟冰坨似的,当地老中医看我瘸着腿直乐呵:"傻丫头,早干啥去了?这时候该泡药酒烤火疗啦!"当时我还不信邪,结果人家掏出个陶罐,倒上半罐深褐色的药酒,拿艾条在罐口熏出蓝幽幽的火苗,这温度透过罐壁渗进来,寒气立马顺着毛孔往外冒。
这疗法看着玄乎其实有门道,先说泡中药,可不是随便拿药材泡泡就行,我奶奶当年专门托人从云南捎来五十三度的苞谷酒,配上当归、川芎、桂枝这些驱寒活血的药材,药材得选农历三月三采收的,这时候药性最足,装药材的陶罐必须是透气的粗陶,泡足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开封,启封那瞬间,满屋子都是药香混着酒香,光闻着就让人通体舒泰。
洒火疗更有讲究,得用陈艾绒搓成紧实的艾条,点燃后悬在罐口三寸处熏烤,这火苗不能着罐沿,得让艾烟顺着罐口往里钻,刚开始罐子里噗噗冒青烟,慢慢就能看见淡蓝色的火苗在药酒表面跳舞,这时候要把罐子在患处来回滚,热力透过陶罐传到皮肤上,就像有双温热的大手在揉按穴位,上次我给邻居王大爷治老寒腿,他眯着眼睛直念叨:"哎呀这热乎劲儿,跟喝了一口姜汤似的从脚底板往上窜!"
不过要我说啊,这疗法最妙的不是泡酒也不是火疗,而是两者碰撞出来的化学反应,药酒泡足三个月,药材里的精华全融在酒里,艾火一熏,酒分子带着药性变成细小的雾气,顺着毛孔往骨子里钻,我那常年坐办公室的闺蜜试过一次,当场惊呼:"这不比美容院的艾灸高级多了?做完感觉后背像装了暖气片!"
当然啦,这法子看着简单也有门道,去年我表弟偷着泡酒,结果把人参当成萝卜干泡进去,喝得满脸长痘,后来老中医一看就乐了:"傻小子,补药得讲究君臣佐使,你这一罐子大补之物,年轻人哪受得住?"所以说啊,泡中药得严格按照古方配伍,该用三钱绝不多加一片,火疗更得拿捏分寸,艾条离得太近容易烫伤,太远又达不到效果。
最近我把这法子教给小区广场舞队的阿姨们,个个都说比贴膏药管用,张姨泡了半个月的药酒,每天早晚对着膝盖做火疗,现在爬楼梯都不打软腿了,不过她家老头嫉妒得不行,非要抢着泡酒,结果把枸杞倒多了,喝得满脸酡红像关公似的,所以说啊,这祖传的方子虽好,也得讲究个度,过犹不及可是要闹笑话的。
现在每次做火疗,我都觉得像在跟老祖宗对话,陶罐里盛着三代人的记忆,艾烟缭绕间仿佛看见奶奶当年蹲在灶台前添柴续火的身影,这泡中药洒火疗啊,既是治病的良方,也是咱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,要不怎么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越用越觉得妙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