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手脚冰凉像揣着冰疙瘩,上厕所频率比手机闹钟还准,是不是该补补阳气了?"其实这些小毛病背后可能藏着中医说的"阳虚"问题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自媒体人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让身体重新暖起来的中药材,不过先说清楚,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具体用药还得听大夫的,咱们就当科普知识来唠唠。
阳虚到底是啥情况?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阴虚阳虚,简单来说就像烧水壶的区别,阳虚就是火苗太小,水怎么也烧不热,会出现怕冷、尿频、舌淡这些症状,这时候就需要往炉子里添点"干柴",也就是温阳的药材,但要注意别补过头,否则容易上火冒烟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温阳高手
-
肉桂:炖肉时加片肉桂,香气扑鼻还能暖胃,这味药能引火归元,特别适合下焦虚寒的朋友,记得买越南清化产的"南玉桂",油多味浓才地道
-
生姜: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!受凉感冒煮碗姜糖水,夏天吃凉菜配姜片,既能驱寒又不上火,不过晚上别吃太多,免得辣得睡不着
-
花椒:川菜为啥放这么多花椒?人家可是天然暖气炉,泡脚时抓一把煮水,从脚底板开始暖遍全身,比电热毯还舒服
药店常客里的补阳担当
-
附子:这可是"回阳救逆第一品",听起来猛但其实要炮制得当,一般用来治疗严重阳虚,普通人千万别自己乱试,得让大夫开方子
-
鹿茸:东北三宝之一,电视剧里帝王将相都拿它泡酒,现在人工养殖的梅花鹿茸性价比很高,研末吞服效果最好,就是有点腥
-
淫羊藿:名字听着怪但效果实在,男科医院常开这个,新鲜叶子泡茶喝,对腰膝酸软特别管用,年轻人运动后喝也不错
藏在古方里的组合拳
-
金匮肾气丸:张仲景的老配方,熟地、山药打底,再加少量附子、桂枝,阴阳双补不燥烈,适合长期调养,但高血压患者要慎用
-
右归丸:比金匮更侧重补阳,加了枸杞、菟丝子这些种子类药材,适合中老年人阳气不足,但容易上火的人要减量服用
补阳不留隐患的小窍门
-
补阳不忘滋阴:就像烤蛋糕要加鸡蛋,补阳时配点麦冬、枸杞,防止补过头鼻子流血
-
把握服药时间:早上阳气升发时吃补阳药,下午改吃六味地黄丸这类滋阴的,跟着生物钟走最聪明
-
配合穴位按摩:足三里、关元穴每天揉五分钟,相当于给身体做免费艾灸,和中药配合效果翻倍
最后唠叨一句:阳虚不是一天冻出来的,调理也得慢慢来,别指望吃两天中药就穿短袖,更别盲目进补吃出火疮,要是看完还是分不清自己是不是阳虚,建议拍个舌照找靠谱中医看看,毕竟咱们调理身体,讲究的是细水长流,您说是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