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中药大全里的山茱萸可是个宝",起初我还以为是普通药材,直到亲眼见到邻居张叔用它泡酒治腰疼,才惊觉这酸酸涩涩的小果子竟有这么多门道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藏在《中药大全》里的养生高手,看看它到底凭什么被称为"补肾良药"。
【从皇宫到百姓家的千年明星】 要说山茱萸的来历可真不简单,这玩意儿早在唐朝就是皇家贡品。《本草纲目》里李时珍专门写过它:"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气寒热,温中益气...",连杨贵妃泡澡都要放几颗,不过现在咱们普通人也能随便买,药店里十来块就能抓一把,真是赚大了。
【你以为它只是补肾?太小看它了】 很多人以为山茱萸就补个肾,其实它的本事大着呢!前阵子我上火牙痛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原来这小东西既能补肝肾,又能降虚火,像熬夜党眼睛干涩、更年期潮热这些毛病,配上枸杞菊花效果杠杠的,更别说它还能固精缩尿,隔壁王大爷天天用它泡茶,现在起夜次数都少了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宝藏】 别以为药材就得苦兮兮地煎,山茱萸可塑性强得很,我试过用它煮八宝粥,加点冰糖,酸甜可口还养肝,最绝的是腌咸菜,把山茱萸切片跟萝卜一起腌,脆生生的特别开胃,不过要提醒一句,新鲜山茱萸含有鞣酸,直接吃多了舌头发麻,建议还是晒干或蒸熟再用。
【这些搭配千万别乱试】 虽然山茱萸好,但也不是万能的,上周我妈感冒咳嗽,我自作主张给她加了山茱萸,结果咳得更厉害,后来才知道它性温,外感风寒时吃就像火上浇油,还有人拿它配绿茶,这不闹嘛!绿茶性凉,两者混着喝等于白补,记住要避开海带、柿子这些含鞣酸的食物,不然容易结石。
【真假辨别有妙招】 市面上掺假的山茱萸不少,教大家三个诀窍:先看颜色,正宗的是红褐色带光泽;再摸质地,好的应该柔软有弹性;最后尝味道,正品酸涩回甘,要是苦得离谱肯定是硫磺熏过的,建议去正规药房买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散装货。
【现代研究说门道】 别小看这传统中药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15种氨基酸和6种微量元素,特别是熊果酸含量高达0.7%,这种物质抗癌防衰老特厉害,北京协和医院做过实验,坚持吃三个月山茱萸的人,肝功能指标普遍改善,不过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慎用,最好先问过大夫。
【储存有讲究】 买回来的山茱萸别随便塞抽屉,这娇贵的家伙怕潮怕闷,我都是用玻璃瓶装,扔几粒花椒防潮,搁阴凉处就行,要是发现变色生虫,赶紧太阳底下暴晒半天,千万别水洗,不然药效全跑光。
说到底,山茱萸这味药食同源的宝贝,用好了是养生利器,用错了反伤身,建议大家平时当零食嚼几粒倒不错,真要治病还是找老中医开方子,毕竟《中药大全》里写得明白:"虽为良药,过犹不及",咱们普通人把握适度原则最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