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咱家红豆咋都是细长的?"上周我妈视频通话时突然盯着我家炖锅问,我舀起颗红豆一看,好家伙,这哪是红豆分明是赤小豆!这才想起去年在中药店抓药时顺手买的"细长红豆",原来真有讲究。
要说中药店能不能买到赤小豆,我可是有发言权的,上个月为了煮祛湿粥,连着跑了三家药房,第一家同仁堂的老中医敲着玻璃罐说:"姑娘,这黑褐色细腰的就是赤小豆,红小豆在隔壁货架呢。"第二家中医院的药房更直观,直接把赤小豆和红小豆分装在贴着功效说明的罐子里。
其实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豆子,我表姐去年坐月子,婆婆天天给她喝红豆汤,结果湿气越来越重,后来还是老中医点破:"月子里要祛湿得用赤小豆,圆滚滚的红小豆可不行。"这下才明白,中药店的赤小豆不是普通煮饭豆,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。
在中药店买赤小豆有个好处,店员会教你辨认诀窍,比如正宗赤小豆应该是暗紫色带光泽,两头尖尖像月牙,闻着有股淡淡的豆香,上次我在超市买的所谓"赤小豆",泡水后居然掉色,拿给中药师看,人家笑着说:"这是染色处理过的普通豆,药效早没了。"
说到功效,我深有体会,上礼拜连着加班吃外卖,脸上冒痘舌头起疮,抓了半斤赤小豆配薏米煮汤,喝到第三天同事就说:"你脸上油光没那么吓人了。"中医书上说的利水消肿、解毒排脓真不是吹的,不过要提醒的是,中药店买的赤小豆最好先炒制过,我邻居王婶直接煮结果闹肚子,老中医说她买的是生豆没炒过。
现在我家厨房常备两袋豆子:超市买的圆红小豆用来煮糖水,中药店买的细长赤小豆专门煲汤,有次心血来潮拿赤小豆做包子馅,结果全家都说发涩,这才知道中药店的豆子讲究"药食同源",当药材得严格遵循用法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年轻白领流行到中药店买养生食材,楼下药房的赤小豆经常卖断货,店员说好多姑娘买来配陈皮煮茶,倒是菜市场的杂粮摊主跟我抱怨:"现在年轻人宁可多跑二里地去药房,也不爱在我这买豆子。"
说到底,中药店的赤小豆贵在讲究,从选种到炮制都有门道,我见过药师挑出发霉的豆子,用竹筛筛掉碎渣,这种精细活超市杂粮区可看不见,不过价格也实在,我对比过某宝直播间卖的"祛湿赤小豆",药房反而更便宜。
要是你在中药店买到圆滚滚的"赤小豆",千万别以为是假货,去年陪闺蜜去买四神汤材料,抓药师傅特意解释:"这种圆的是药用赤小豆,利水力道猛;细长的是食用款,煮起来更糯。"原来中药房里的学问这么深,光是颗豆子就能分出三六九等。
现在每次经过中药店,我都会习惯性瞄一眼玻璃罐里的豆子,看着那些泛着釉光的细长豆子,总觉得它们承载着千年食疗智慧,下次再有人问我哪里买赤小豆,我会拍拍他肩膀:"去最近药房,跟穿白大褂的说要祛湿那种,记得让帮忙现炒制哦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