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拍中药比配药还难!"老张揉着太阳穴盯着手机屏幕,他刚发的当归特写图点赞数可怜巴巴,这位行医三十年的老中医没想到,自己精心炮制的药材在镜头前竟成了"木头疙瘩"。
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,三年前我开始做中药科普时,拍出来的图片连亲妈都嫌丑,直到某天深夜翻到故宫文物图册,突然开窍——古人用绢画都能把灵芝仙气拍出来,咱这数码相机咋就抓不住药香?
【第一招:给药材找剧场】 别以为白墙就是最佳背景!上周末我去拍艾草,特意带了奶奶的蓝印花布,阳光透过窗棂斑驳洒在艾绒上,那纹理活像水墨画里的远山,试着把三七摆在粗陶药罐里,撒几粒枸杞当点缀,瞬间就有了"江湖郎中"的烟火气。
上个月拍蝉蜕可把我折腾坏了,试过黑色天鹅绒、白色大理石,最后灵光乍现——垫片竹编簸箕!金黄蝉蜕配上深浅不一的竹纹,朋友圈直接炸出二十多个问哪里买的摆件,其实哪有什么摆件,都是我家厨房家伙事儿。
【第二招:追着太阳跑】 清晨六点的露水最懂中药,我蹲在自家小院拍芍药花,花瓣上的水珠必须用微距才拍得清楚,正午顶光最毒时,倒是拍黄芪切片的好时机,侧光一打,那些褶皱立刻有了地质层般的沧桑感。
阴天别闲着!上周冒雨拍茯苓,潮湿的空气让菌核表面浮着细密水珠,看起来像裹了层糖霜,最绝的是傍晚夕阳,给当归头镀上金边,评论区都说像武侠小说里的丹药。
【第三招:道具都是戏精】 老张总抱怨中药拍照太素,直到我塞给他半包决明子,让他把枸杞摆成北斗七星,用决明子当银河,配文"今夜子时采星辰炼丹",当天涨粉300+,后来他开发出"五行茶阵"系列,用枸杞(火)、莲子(土)、桑叶(木)、杏仁(金)、黑枣(水)摆阵,中医粉追着喊"求阵法教程"。
上个月拍川贝母,我偷摸用了女儿的彩铅,在母贝凹处点几颗嫩黄小点,假装是未绽放的花蕊,现在这图被某绘本机构看中,说要做成中药童话插图。
【第四招:会喘气的构图】 别把药材供在画面中央!学学古人留白的智慧,我拍麦冬时故意只放三根,斜插在左下角,背后大片米色宣纸,像极了文人案头的即兴笔墨,拍人参更狠,直接怼在红绸布上,只露半截芦头,配文"半截仙根换浮生",转发量破万。
动态图是流量密码!泡陈皮那个视频我拍了二十遍——滚水浇下时升腾的热气,橘子皮在水里翻滚舒展,最后飘着的那缕白雾必须卡在第三秒出现,现在这个九秒视频还是我主页置顶。
老张最近终于出师了,前天他发了一张何首乌图,背景是泛黄的《本草纲目》残页,根部沾着新鲜泥土,配话"土地公公藏了十年的私房钱",底下中医黑都跑来问"这真的是P的吗"。
说到底,中药拍照拼的不是器材,是你有没有把药材当成活物,那些根茎花叶在地里怎么活,在图里就该怎么喘气,下次举相机前,不妨先闻闻药香——对,就是那股能让千年古方活过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