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干燥,身边好几个朋友都跟我吐槽过"莫名其妙流鼻血"的尴尬事,特别是孩子流鼻血时,家长往往慌得不行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鼻出血可有一套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怎么用中药温和止血,连5岁娃都能安心用的方法。
鼻子为啥总"开闸放血"? 要说这鼻血啊,多半都是"燥"字惹的祸,春天风干物燥,夏天空调房待久了,秋天更是燥气当令,鼻腔毛细血管脆弱得像薯片,稍微碰碰就破裂,小孩子阳气旺,跑跳间容易上火;老人家血管脆,打个喷嚏都可能"血溅当场",西医说是维生素K缺乏、鼻炎作祟,中医看来就是肺热妄行或者肝火上炎。
中医治鼻血的独门绝技
-
白茅根煮水:这个法子最是经典,去菜场找新鲜的白茅根(注意!要选根部发白的,发红的是野生的可能有毒),洗净后剪成小段,每次抓一把煮水,煮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甜味,大人小孩都能喝,去年邻居家熊孩子踢足球撞破鼻子,喝了三天就不往外淌红水了。
-
三七粉妙用:家里备瓶好三七粉能救急,不是那种药店柜台的劣质货,要认准云南文山产的春三七,出血时拿棉签蘸点粉末抹在鼻孔里,像给伤口撒"金创药"似的,记得头要后仰,别让血流到嗓子眼呛着。
-
藕节炭奇招:煮排骨剩下的莲藕节别扔!收集起来晒干,用微波炉高火转2分钟做成炭,流鼻血时捏一小撮塞鼻孔,止血效果堪比医院开的止血棉,关键是这个天然无添加,小孩用着放心。
-
荷叶粥养阴:有些朋友总反复出鼻血,这是阴虚火旺的信号,用新鲜荷叶煮粥最合适,粳米煮到半熟时铺上荷叶,粥熬好后荷叶也软烂融在粥里,每天早晚喝一碗,连吃半个月,就像给鼻腔做了个"补水SPA"。
-
黄芩油滴鼻:这个需要自己动手做,把黄芩切片泡在橄榄油里,密封泡两周,流鼻血时滴两滴在鼻孔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黄芩本来就是清热高手,配上橄榄油滋润鼻腔,双管齐下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 × 仰头止血:血液倒流进胃里,轻则恶心呕吐,重能引发肺炎 × 乱塞纸巾:粗糙纸屑摩擦伤口,反而加重出血 × 冰敷鼻梁:寒气入体伤脾胃,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小孩 √ 正确姿势:身体前倾,用手指压住鼻翼10分钟,同时用冷水拍后颈
预防才是真功夫 平时多吃些雪梨、银耳、百合这类润燥食物,少吃辣椒、羊肉等上火的东西,家里有加湿器的要常开着,保持空气湿度在50%左右最合适,教大家个保健操:每天用拇指从眉间交替推到鼻梁末端,来回50次,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频繁流鼻血(每周超过3次)或者伴随头晕乏力,千万别硬扛,这可能是高血压、白血病的前兆,要及时去医院查血常规,咱们分享的都是辅助调理的小窍门,关键时候还是要靠专业医生诊断,记住了吗?关注我,教你更多祖传养生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