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真不是盖的!前两天邻居王婶煮了锅四物汤补气血,结果喝完就吐得昏天黑地,找中医一问才知道,她把该空腹喝的补药当成饭后甜汤喝了,这让我想起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写的"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后服药;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后食"的讲究,原来中药什么时候喝比喝什么还重要!
子时(23:00-1:00)补肾药别碰冷水 上个月我痛经厉害,老妈非让我半夜起来喝中药,结果刚喝两口就感觉肚子里像冰窟窿,疼得直打颤,后来老中医说漏嘴,子时阳气最弱,补肾的中药得用温水送服,要是像坐月子似的喝凉水药,寒气直冲丹田,药效全被冻住了!现在想想,难怪《本草纲目》里特别强调"夜半服肾气丸",古人连时辰阴阳都算进去了。
卯时(5:00-7:00)治便秘药得像喝早茶 我们小区张大爷以前被便秘折磨得不行,天天蹲厕所半小时,后来中医让他卯时喝番泻叶,现在每天准时"晨报",李时珍说的"日初出时"服药,简直就是人体生物钟的开关,这时候肠胃像睡醒的宝宝,药力顺着天地阳气上升,比中午喝效果好三倍!不过记得配点米粥,空肚子喝猛药容易烧心。
辰时(7:00-9:00)胃药必须当早餐吃 我表弟去年查出胃炎,医生开的中药他总忘在晚饭后喝,结果胃酸照样往上返,中药白喝了两个月,后来老中医发火说:"胃药就得当早饭!"这才对嘛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"脾胃病宜食前温服",这时候胃经当令,药液顺着消化节奏走,就像给生锈的齿轮涂润滑油,要是拖到午饭后,药和饭在胃里打架,能吸收一半算不错。
午时(11:00-13:00)心脏病药要掐表喝 特别提醒有心悸毛病的朋友,李时珍说的"病在上焦者,食后服"真是金科玉律,我同事把治心慌的天王补心丹当零食吃,结果心跳得更厉害,老中医让她必须午时饭后半小时服用,这时心火最旺,药力借着饭气慢慢渗透,就像给沸腾的锅盖浇凉水,现在她每天定闹钟吃药,心率稳得像节拍器。
戌时(19:00-21:00)安神药当睡前奶喝 失眠患者注意了!李时珍讲的"病在下焦者,食前服"可不是闹着玩的,我闺蜜把酸枣仁汤当下午茶,结果晚上更精神,改成戌时喝,这时候肾经当班,药性带着困意往脚底沉,就像给大脑按关机键,比数羊管用多了,不过别学我表哥,有回他看电视入迷,把安神药当啤酒吨吨吨,结果直接睡成"僵尸",叫都叫不醒!
说了这么多时辰禁忌,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听医生的话,就像去年我妈把治风湿的药当茶喝,结果关节没好反而拉肚子,老中医一看就乐了:"这是辰时喝的药,您当下午茶灌,不闹肚子才怪!"现在我家中药罐上都贴着便利贴,红笔标着"早饭前""睡前",比闹钟还管用,记住李时珍的时辰诀,别让良药变毒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