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忽冷忽热让人防不胜防,前天还穿着短袖喝冰饮,昨天就被空调吹得直打喷嚏,今早起来脑袋像被敲了闷棍——嗡嗡疼!这种伤风感冒引发的头疼最折磨人,止痛片治标不治本,这时候真该翻翻老祖宗的"急救箱"了。
要说这伤风头疼啊,在中医眼里可不只是"脑袋痛"这么简单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吹风着凉,有人是后脑勺发紧,有人是太阳穴突突跳,还有人是整个头壳像戴了紧箍咒,这背后藏着风寒入侵、经络阻滞的大学问,就像老中医常说的:"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",找到病根才能药到病除。
先说说最常见的风寒型头疼,记得去年深秋,我半夜蹬被子着凉,第二天起来额头像压了块砖,鼻涕清得像水一样,邻居张大夫抓了一把紫苏叶,让我煮水喝,那股带着薄荷味的热气熏得鼻孔直发痒,连喝两碗后打了个喷嚏,顿时感觉头顶开了天窗,后来才知道,紫苏叶发汗解表的效果比生姜还好,特别适合受凉初期。
要是头疼带着鼻塞,就得请辛夷花出场了,这味药材看着像毛笔头,却是通鼻窍的高手,我同事小王每次感冒都靠它续命,把辛夷花捣碎塞纱布包里,时不时凑近鼻子闻一闻,比市面上那些鼻通喷雾温和多了,配上苍耳子煎水泡脚,双管齐下,当晚就能睡个安稳觉。
说到祛风止痛的经典组合,川芎白芷CP当仁不让,上个月我妈偏头痛发作,半个脑袋像被电钻钻,抓了这两味药各10克,加两碗水煎成一碗,趁热喝下去,半小时后疼痛就从刀割变成了蚂蚁啃,不过这汤药入口着实霸道,苦得我直皱眉,加点红糖都盖不住那股子冲劲。
对付顽固性头痛,菊花薄荷可是居家旅行必备,特别是夏天吹空调导致的"人造风寒",用杭白菊配绿薄荷泡茶,再加两粒胖大海,既能清热又能润喉,我闺女上次考试前急火攻心,后脑勺疼得撞墙,喝了三天菊花蜜,火气消了,做题都顺溜了。
其实治伤风头疼不用总盯着药罐子,厨房里就有现成的良药,葱白豆豉汤就是我家传秘方,三根小葱取白段,加上一把淡豆豉,煮出白粥的功夫就能喝,这汤看着清淡,喝完却能感觉到后背微微发热,像给身体做了次蒸汽浴,要是再加上几片生姜,散寒效果直接拉满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头疼起来既要见效快又怕苦药汤,这里教个懒人法:艾叶泡脚,抓一把艾叶煮十分钟,趁着温热泡脚至微汗,睡前再来个五分钟穴位按摩,风池穴、太阳穴、百会穴这三个位置重点照顾,指腹打圈按到酸胀感,比吃止痛药还管用。
再好的偏方也架不住反复折腾,要想真正告别伤风头疼,还得从增强体质入手,每天用冷水洗脸刺激穴位,晨起搓热双手干梳头,周末晒背补充阳气,这些小习惯坚持下来,你会发现身体越来越禁得起风吹草动,毕竟在中医看来,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才是硬道理。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头疼伴随高烧不退、呕吐不止,千万别硬扛,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,该查CT查CT,该输液输液,咱们说的传统疗法,针对的是大多数普通伤风症状,特殊病例还是要相信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,毕竟老祖宗的智慧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,才是治病救人的最佳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