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村后山那片歪脖子老松林,可是藏着不少宝贝,前些日子带城里来的亲戚爬山,看着满山松树他们直感慨:"这不就是烧柴的树么?"哎哟喂,这可小瞧松树了!从根到梢、从花到果,松树全身都是中药铺里的常客,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些"绿色药材库"的奥秘。
【松针:免费长寿茶】 要说最接地气的松药,当属松针,清明前后上山,总能看见大爷大妈拿着塑料袋薅松针,老辈人说这绿毛毛能降血压,我查了资料还真有门道——松针含槲皮素、氨基酸,晒干泡茶确实能软化血管,不过可得睁大眼睛,马尾松、油松的针都能用,要是碰上打了农药的可别乱摘,去年我就教邻居王婶用铁锅炒松针,说是能治失眠,结果她把松针炒成焦炭......
【松脂:天然创可贴】 小时候贪玩磕破膝盖,爷爷总揪块松脂往伤口上糊,这黄澄澄的"松眼泪"可不简单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生肌止痛,现在药店卖的"松香膏",就是拿这玩意儿熬出来的,不过新鲜松脂黏得很,上次粘裤兜里半拉月都没洗干净,要我说啊,家里备点陈年松香末最实在,烫伤了撒点,比烫伤膏还管用。
【松子:嗑出不饱和脂肪酸】 年节送礼总少不了松子,谁知道这还是中药房里的"延寿果",中医说它滋阴润肺,我倒觉得是解馋神器,不过山里现摘的松塔可不能直接吃,得拿木灰水泡泡,不然舌头麻半天,去年采松子遇上个老药农,教我把松子仁捣碎敷面膜,说是能祛黄褐斑,媳妇试了半个月还真白了两个度。
【松节:风湿克星有脾气】 菜市场卖中药材的角落准能找到松节,这截黑黢黢的树疙瘩专治关节痛,隔壁张大爷泡药酒就爱加这个,不过这玩意儿性子烈,得配着当归、桂枝才温顺,有次我偷摸尝了口泡酒的松节,好家伙!苦得我喝了三壶蜂蜜水都没压住,现在想想舌头还发麻。
【松烟墨:文房第五宝】 谁还记得钢笔流行前,松烟墨可是文人标配?上好的墨锭要用松木烟灰捶打百遍,我们镇东头老赵家祖传制墨手艺,据说掺了秘方药材,写出来的字带着股淡淡松香,去年收了块老墨放书房,没想到真能安神——大概是心理作用?管他呢,闻着舒服就行。
【松树皮:皮肤病人的救星】 前阵子后背起疹子,诊所老中医给开了剂"松皮浴",原来老松树的鳞状树皮熬水洗澡,对湿疹荨麻疹有奇效,不过剥树皮可得手下留情,指甲盖大小的口子就行,现在想想挺愧疚,为了自己皮肤病祸害了棵百年老树,以后还是买处理好的中药松皮吧。
【松根:抗癌界的扫地僧】 最神秘的当属松树根,听说某些研究机构在里头提过抗癌成分,我们村九旬的七奶奶每天嚼松根须,牙口比年轻人还利索,不过这玩意性寒,得搭着生姜煮水喝,上个月尝试挖了段根藤泡酒,结果喝得拉肚子,看来偏方真不能瞎折腾。
松树这味中药,从秦汉《神农本草经》写到李时珍的《纲目》,愣是撑起了半壁江山,不过再神的药材也得讲究用法,就像咱村王老头拿松脂补牙,结果黑乎乎一嘴还硌牙,所以说啊,认识中药松不难,难在摸清它的脾气秉性,下次爬山看到松树,可别当普通风景了,这可是座活着的中药宝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