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冬至一阳生",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这会儿可派上用场了,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:天冷了总手脚冰凉怎么办?熬夜加班后腰酸背痛怎么调?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咱们祖传的冬季中药滋补法,手把手教你用常见药材煲出温暖冬天。
为啥冬季特别适合中药进补?
中医讲究"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",冬天就像给身体"充电"的黄金期,这时候人体阳气内敛,新陈代谢减缓,肠胃消化能力反而变强,吃进去的滋补食材能更好地被吸收,特别是北方屋里有暖气,室外寒风刺骨,这种"冰火两重天"的环境最容易造成气血不畅。
我邻居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往年冬天总咳白痰,今年立冬开始喝山药排骨汤,现在面色红润得像换了个人,这可不是巧合,《黄帝内经》早就说过"秋冬养阴",这时候用滋阴补血的药材最合时宜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"中药宝库"
别以为中药都得去药房抓,你家厨房可能就藏着宝贝:
-
红枣:别看它普通,可是"天然维生素丸",每天抓5颗掰开煮水,加点姜片,专治晨起手脚冰凉,记得一定要把枣肉撕开,营养才能煮出来。
-
枸杞:别只会泡水!试试枸杞+粳米熬粥,出锅前撒一把,对长期看手机的眼睛干涩特别管用,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放,容易上火。
-
陈皮:吃完橘子别扔皮!晒干存玻璃罐,炖肉时放两片,既能去腥还能理气化痰,我家小孩积食咳嗽,全靠这土方法缓解。
冬季必学的3碗养生汤
当归生姜羊肉汤(经典暖身方)
材料:羊肉500g、当归15g、生姜5大片、红枣6颗
做法:羊肉焯水后全部材料炖2小时,加盐前撇浮沫,这汤特别适合痛经的女生,喝完整个人从脚底暖到头顶,注意高血压患者少喝,可以换成鸡汤。
黄精炖鸡(滋阴补肾)
土鸡切块+黄精20g+枸杞10g,隔水炖3小时,黄精药店都有卖,长得像姜丝,这道汤最适合熬夜党,连续喝一周,第二天起床不再腰酸。
五指毛桃芡实汤(健脾祛湿)
广东人都知道的祛湿神器,五指毛桃20g+芡实30g+猪骨,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.5小时,湿气重的人喝完厕所次数变多,这是排寒气的好现象。
避开这些坑才能真养生
-
进补≠乱补:有人把人参当饭吃,结果流鼻血,虚则补之",舌苔厚腻、便秘口臭时千万别急着进补,先清淡饮食三天。
-
药材不是越多越好:当归黄芪炖鸡时,各放10g就够了,过量就像给气球打气,补过头反而伤身。
-
特殊人群要注意:孕妇忌用活血化瘀的药材,糖尿病人慎用含糖高的桂圆红枣,不确定时先咨询中医师。
现代人的中药滋补新玩法
现在年轻人流行"轻滋补",我同事就发明了:
• 保温杯里泡"三宝":玫瑰3朵+桂圆2颗+枸杞5g,办公室就能喝的养颜茶
• 电饭锅预约粥:晚上放好黑米、黑豆、核桃仁,早起就能喝到补肾乌发粥
• 泡脚加料:艾叶+花椒煮水倒进洗脚盆,泡到小腿发红,比暖宝宝管用十倍
写在最后:
中药滋补不是吃仙丹,而是细水长流的生活智慧,建议大家从小寒开始调理,每周选2天煲汤,配合适当运动,记住万物皆讲平衡,补过头反成负担,这个冬天,不妨从给自己炖碗热汤开始,让传统智慧温暖现代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