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二皮搭配,湿气全退",刚开始还以为是江湖偏方,结果自己试了两周,原本像灌了铅似的双腿居然轻松了!这才搞明白,原来这"二皮"指的是茯苓皮和陈皮,俩看似普通的药材凑一起,竟是千年祛湿黄金搭档,今儿咱就唠唠这对养生CP的神奇之处。
二皮到底是啥?厨房里就有宝贝 先说茯苓皮,可不是药店里切得白白净净的茯苓块,而是茯苓外层那层皱巴巴的褐色皮,老辈人最懂它的好,熬粥时随手丢几片,专治梅雨天里闷出来的湿气,再说陈皮,广东人煲汤必放的橘子皮,放得越久越值钱,三年起步,五年算古董,放久了反而更值钱。
单用不如巧搭,1+1>2的祛湿魔法 上个月连着下雨,我整个人肿得像发面馒头,单喝陈皮水只能稍微开胃,煮茯苓皮汤倒是利尿,但总感觉差口气,后来邻居阿婆教我把俩家伙一起煮,嚯!当天晚上跑厕所三次,第二天起床脸都不肿了,老中医说这叫"茯苓皮利水渗湿,陈皮理气化痰",一个把湿气拖出去,一个负责扫清障碍,跟拆违章建筑似的配合默契。
厨房里的养生局,每天5块钱搞定 现在我家保温杯里常年泡着二皮茶:茯苓皮掰两指宽,陈皮剪成细丝,开水焖泡20分钟,喝着有点淡淡的泥土香,加点冰糖就是现成的祛湿凉茶,要是嫌麻烦,煮饭时丢进去当香料,米饭都带着谷物香,上周试着做了二皮冬瓜汤,冬瓜吸饱药性,汤甜得跟蜜似的,连喝三天,小肚子明显瘪下去。
泡脚大法好,寒湿拜拜没烦恼 最近发现个新用法——睡前泡脚桶里扔一把二皮,4度水温泡到微微出汗,寒湿顺着脚底往外冒,有次泡完忘记倒水,第二天发现桶底沉着层油花,吓得我以为泡脚还能排油!问了中医才知道,那是身体里淤积的湿浊被泡出来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- 新鲜橘皮≠陈皮:某宝买的"新会陈皮"很多是硫磺熏的,要买自然晾晒的土陈皮
- 茯苓皮要选断面发白的:发黄的说明变质了,别贪便宜买药渣
- 气虚的人悠着点:二皮利水太猛,容易口渴的要配点枸杞麦冬
- 孕妇别瞎试:特别是孕早期,任何中药都要问过大夫
四季养生各有妙招 春天湿气重,二皮+薏米煮水;夏天加荷叶清热;秋天配雪梨润燥;冬天搭生姜驱寒,上个月我妈风湿腿疼,我用二皮缝了个药枕,碎药材塞进棉布里,睡半个月她说膝盖轻松多了。
现在每次路过中药房,看见那些皱巴巴的茯苓皮就亲,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祛湿神器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灵药也得坚持用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,最近打算开发二皮的新吃法,要是做成陈皮茯苓糕会不会上火?有试过的朋友快来留言聊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