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好多朋友都中了招,有人嗓子哑得像唐老鸭,有人喉咙肿得咽口水都疼,去医院一查说是"喉痹",其实这个听起来陌生的中医病名,咱们老百姓常叫它"咽喉炎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是怎么对付这个难缠的毛病的。
喉咙里的"交通堵塞" 中医看喉痹就像看身体的十字路口堵车,风寒暑湿这些"雾霾天"最容易让喉咙这个要塞闹拥堵,再加上现代人爱吃火锅烧烤、熬夜追剧,体内就像架着小火炉,内外夹击下,咽喉能不罢工吗?这时候光吃消炎药就像给堵车路段撒水,暂时管用但治不了本。
中药调理的三重功夫
-
清热解毒队:金银花、连翘这对黄金搭档最懂救急,记得小时候扁桃体发炎,奶奶总会煮锅金银花露,那股子清香里带着凉意,喝下去就像给喉咙敷了层薄荷膏,现在药店里的双黄连口服液,其实就是这个原理的现代版。
-
滋阴润燥组:对慢性咽炎患者来说,胖大海、麦冬才是真爱,办公室常备这几样,泡出来的茶汤碧绿清澈,喝着像在给喉咙做SPA,特别是教师、主播这类靠嗓子吃饭的人群,每天两杯比护嗓片管用多了。
-
化痰散结帮:有些朋友总感觉喉咙卡着东西,咳又咳不出来,这可能是痰气郁结,这时候浙贝母、僵蚕就派上用场了,它们就像喉咙里的清道夫,能把黏糊糊的痰液打扫干净。
厨房里的中药方 别以为调理喉痹非得煎药,厨房里就藏着不少宝贝,冰糖炖雪梨是家传户晓的润喉方,加几颗枸杞效果更好,要是赶上风寒咳嗽,妈妈辈最爱用的葱白生姜红糖水,暖呼呼喝下去,寒气顺着汗珠子就跑了,最近流行的柠檬膏其实也是古法改良,把柠檬片腌在蜂蜜里,每天挖一勺兑水喝,酸甜可口还能润肺。
养护喉咙的生活经 吃药调理是一方面,日常习惯更重要,记住三个"不贪":不贪冰、不贪辣、不贪夜宵,冰淇淋刚入口爽,但寒气直冲咽喉;麻辣火锅过瘾,却容易点燃肺火;熬夜追剧伤阴,第二天起来嗓子准冒烟,建议随身带个保温杯,罗汉果、甘草片泡起来,既解渴又养嗓。
中西医结合新思路 现在中医院治疗喉痹常有新招数,比如雾化吸入中药制剂,让药效直达病灶;配合颈部推拿手法,疏通咽喉部位的经络堵塞,有个朋友慢性咽炎好几年,坚持做超声药物导入,现在终于能痛快吃辣椒了,不过专家提醒,急性发作期还是要及时就医,该用抗生素时也别硬扛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喉咙是身体最娇贵的部件之一,与其等到疼得说不出话才着急,不如平时多注意保养,春天多喝菊花茶,夏天备点乌梅汤,秋天熬梨膏,冬天含姜片,毕竟嗓子好了,吃嘛嘛香,说话才有底气不是?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听医生的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用药讲究也大有学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