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的智慧,中医如何调理萎缩性胃炎?

一归堂 2025-08-14 科普健康 1601 0
A⁺AA⁻

说起这胃病啊,现代人真是没少受罪,特别是拿到体检报告单上写着“萎缩性胃炎”几个字的时候,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砰砰跳,今天咱就唠唠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,怎么对付这个让人头疼的毛病。

先说说为啥现在得这个病的人越来越多,你瞅瞅咱们现在的生活习惯: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地铁,中午叫外卖随便对付两口,晚上不是烧烤就是火锅,熬夜刷手机更是家常便饭,这些个糟蹋肠胃的事儿干多了,胃黏膜慢慢就遭不住了,中医讲究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,胃里出了状况,脸上长痘、嘴里发苦、大便黏腻这些都跟着来了。

中医看这个病可不简单盯着胃镜片子上的那些变化,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是真功夫——舌头伸出来看看是不是暗红少苔,脉象摸摸是弦细还是沉弱,再问问平时爱不爱生气、吃饭香不香,就像修房子要看地基牢不牢,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这时候光想着消炎杀菌可不行,得从根儿上培补正气。

门诊上常见的有这么几种类型:有的人整天烧心反酸,吃点凉东西就难受,这是肝胃郁热型;有的稍微吃点东西就胀得慌,手脚冰凉怕冷,属于脾胃虚寒;还有人总是隐隐作痛,乏力没精神,那是气阴两虚的表现,针对不同的情况,大夫开的方子差别可大了去了。

拿最常见的香砂六君子汤来说吧,党参、白术健脾益气,茯苓利湿渗浊,陈皮、半夏理气化痰,木香、砂仁行气温中,这几味药搭配起来,就像给疲惫的老黄牛喂上了精饲料,慢慢恢复运化功能,要是遇到胃酸过多的,加点海螵蛸、煅瓦楞子制酸止痛;若是腹胀明显的,厚朴、枳实就能派上用场。

说到这儿得插一句大实话:中药虽好,可不是随便抓几副就能见效的,见过不少患者自己在网上搜偏方,结果越喝越糟糕,中医最讲究的就是精准辨证,同样的萎缩性胃炎,张三可能是湿热蕴结,李四却是阳虚失养,用药方向完全相反,所以想找中医调理的朋友,一定要找正规医疗机构的大夫当面诊断。

除了吃药,日常养护才是重中之重,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暖暖胃,早餐务必吃热乎的粥类食物,小米山药粥就是个宝,小米养胃安神,山药补脾益肺,熬得稠稠的喝下去,整个胃都舒坦,午饭过后别急着躺下,顺时针揉揉肚子帮助消化,晚饭千万别吃撑,七八分饱最合适,睡前两小时尽量不再进食。

情绪管理常常被忽视,中医说“思虑伤脾”,长期焦虑抑郁最伤脾胃,有个患者特别典型,每次生气后就胃疼加重,后来配合疏肝解郁的逍遥散加减,加上每天练习八段锦放松身心,症状改善特别明显,这说明心情舒畅对胃病康复有多重要。

再说说穴位按摩这个简便方法,足三里被称为“长寿穴”,每天早晚各按揉五分钟,以局部酸胀为度,中脘穴在肚脐上方四寸的位置,饭后半小时轻轻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,这两个穴位坚持按,比吃什么保健品都管用。

饮食禁忌也得记牢:生冷瓜果尽量少碰,冰淇淋冷饮直接达咩!辛辣刺激的食物像辣椒、花椒都要忌口,油炸食品更是胃的大敌,倒是可以适当吃点蒸煮的鱼类,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又容易消化,发酵面食比如馒头花卷,经过酵母菌分解,比死面饼更适合胃病患者。

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:去年接诊过一位五十岁的大姐,患萎缩性胃炎三年多了,西药吃了一大堆效果不好,来看病时面色萎黄,说话声音低微,自述稍多吃点就堵得慌,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兼血瘀,用了黄芪建中汤合丹参饮加减,配合艾灸中脘、足三里,三个月后复诊,她说现在能吃一碗半米饭了,也不怎么胀了,最近复查胃镜显示黏膜萎缩有所减轻。

这里要特别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,虽然中医调理能有效改善症状,但该做的胃镜检查还是要按时做,毕竟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,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防患于未然,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胃镜,动态观察病情变化。

最后想说,对待慢性病急不得也懒不得,很多患者刚开始治疗时恨不得三天就好,见效果慢就失去信心,其实中医调理就像炖老母鸡汤,文火慢煨才能出滋味,只要坚持规范治疗,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,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能得到明显提升,最好的医生是自己,日常点点滴滴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