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人啊,十个里有八个都逃不过颈椎病的折磨,整天低头看手机、伏案工作,脖子像被上了发条似的咔咔响,稍微动一下就酸胀得难受,严重的连带着肩膀后背都跟着遭殃,去医院拍片子,医生往往说“颈椎曲度变直”“椎间盘突出”,开一堆膏药贴剂,可贴上去顶多缓解一时,过两天又打回原形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了对付颈椎病的好法子,都是些家家户户能操作的民间土方,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。
热盐包敷颈——厨房里的“理疗仪”
要说最简单粗暴的办法,非粗盐热敷莫属,你去菜市场买两斤便宜大粒盐,回家炒到微微发黄(注意别糊了),装进棉布缝的小袋子里,趁热乎劲儿往脖子上一搁,那叫一个舒坦!这可不是瞎折腾,中医讲究“温则通,寒则凝”,颈椎病多半是气血瘀滞导致的,热盐能渗透进肌肉深层,把堵住的经络慢慢疏通开,我邻居张大爷以前总喊脖子僵得像块木板,坚持每天睡前敷半小时,半个月下来转头都灵活多了,要是嫌麻烦,也可以用微波炉加热现成的海盐包,效果差不多。
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:温度千万别太高,皮肤感觉温热就行,不然容易烫伤,刚开始敷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刺痛,那是热气正在冲击病灶,忍个三五分钟就好了,敷完后记得喝杯温水,帮助排排毒。
艾草枕着睡——睡觉也能治脖子
农村老太太纳鞋底时总爱垫个艾草团子,说是驱寒除湿,咱们不妨把这个智慧搬到枕头上,去中药房抓一把陈年艾叶,晒干后揉碎塞进枕套,做成个矮一点的枕头,晚上睡觉时让颈椎自然贴合这个药枕,艾草的辛香气味能通过毛孔钻进去,帮着散掉堆积在颈部的湿气,特别是梅雨季节或者空调房里待久了,脖子发凉发紧的时候,枕着它就像给颈椎盖了床小被子。
有人担心会不会过敏?其实纯天然艾草很少见过敏反应,反倒是那些化学纤维填充的保健枕更容易出问题,我家孩子他奶奶用了十年艾草枕,不仅颈椎病没犯过,连多年的老寒腿都好转不少,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定期晾晒,防止发霉生虫。
葛根煮水喝——从内调理才是王道
说到吃进肚子里的方子,不得不提白葛根,这东西看着不起眼,却是中医眼里的“颈肩守护神”,取30克干葛根片,加清水熬成浓茶般的颜色,早晚各喝一杯,葛根性凉味甘,专门走阳明经,这条经络正好经过我们的脖颈区域,很多久坐办公室的朋友都有体会,下午三四点钟脖子特别沉重,这时候喝口葛根水,立马感觉清爽许多。
要是觉得单喝太寡淡,还可以搭配红枣枸杞一起炖,上周我同事小李加班熬夜后颈椎剧痛,我让他连喝三天葛根红枣汤,第四天见他精神抖擞地说:“神奇了!脖子居然能自由转动了!”当然啦,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喝,毕竟葛根偏凉性,喝完要是拉肚子就得停一停。
手指按揉穴道——随时随地能救命
忙碌间隙抽两分钟做做自我按摩,胜过事后补救百倍,重点记住三个穴位:风池穴、肩井穴和后溪穴,风池穴藏在耳后凹陷处,用拇指肚顺时针打圈按压,会有酸麻感放射到头顶;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,适合用拳头轻叩击;后溪穴在握拳时小指指尖的位置,没事就掐一掐,这三个穴位组合起来,相当于给颈椎做了一套微型推拿。
教大家个小窍门:看电视广告时别闲着,左手搭右肩找肩井穴,右手摸后脑勺找风池穴,两边交替着来,刚开始可能找不到准确位置,多试几次就能摸准了,记住动作要轻柔缓慢,千万别用力过猛扭伤脖子。
桑枝煮水洗——祖辈传下的外治法
住在南方的朋友应该见过桑树,它的枝条可是宝贝,摘半斤新鲜桑枝切成段,加水煮沸二十分钟,滤出汁液兑入温水洗澡,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夏天使用,既能清洁皮肤又能祛除风湿,我曾陪外婆回乡下老家,看她用桑枝水煮毛巾热敷脖子,她说年轻时挑担子落下的病根就是靠这个治好的。
如果没有新鲜桑枝,药店买的干品也行,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高,40℃左右最佳,洗完后立即擦干身体,避免受风着凉,孕妇和经期女性慎用,这点一定要牢记。
说了这么多土办法,并不是让大家完全替代正规医疗,如果已经出现手麻脚飘、头晕恶心的症状,赶紧去医院拍个核磁共振,这些民间偏方更适合轻度不适的日常调理,贵在坚持,就像养护花草一样,颈椎也需要细水长流的照顾,下次再感到脖子不舒服时,不妨试试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智慧结晶,说不定比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