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如何治疗牙痛病?老祖宗的智慧真的管用!

一归堂 2025-08-13 科普健康 1612 0
A⁺AA⁻

说起牙疼这事儿,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——那种钻心的疼痛感能把最坚强的人折腾得直跺脚,西医对付急性发作期的剧烈疼痛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总有人担心抗生素吃多了伤身,也有人害怕拔牙后的后遗症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药宝库里藏着不少妙招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中医药是怎么从根儿上调理牙痛问题的。

先搞明白为啥会牙疼

在中医看来,牙齿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器官。《黄帝内经》里早就说过“齿为骨之余”,也就是说牙齿的健康跟肾气密切相关,就像大树扎根于土地一样,我们的牙齿也依赖肾精滋养,除此之外,牙龈属于脾胃系统管辖范围,当身体内部环境失衡时,各种邪气就会趁机作乱,常见的诱因包括:熬夜导致的阴虚火旺、贪吃辛辣引起的胃火上炎、情绪压抑引发的肝郁化火等等,这就好比家里水管生锈了,光擦表面没用,得找到源头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
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,很多人一到换季就犯牙疼,特别是春秋两季,中医认为这是人体阴阳交替时的应激反应,说明体内本来就存在隐患,季节变化只是导火索而已,还有些人明明每天刷牙很认真,依然反复出现牙龈肿痛,这种情况多半不是单纯的口腔卫生问题,而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信号。

中医辨症施治有讲究

中医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“一人一方”,同样都是牙疼,治疗方案却大不相同,咱们来看看几种典型情况:

第一种:胃火嚣张型
这类朋友往往伴有口臭、便秘、舌苔黄厚等症状,他们的牙疼特点是胀痛明显,感觉整个脸都跟着发烫,这时候要用清胃泻火的办法,经典方剂是清胃散加减,平时可以用石膏30克+知母10克煮水代茶饮,注意脾胃虚寒的人别喝太多,记得配合按摩内庭穴(脚背第二三趾间),这个穴位专治胃火牙痛。

第二种:风火侵袭型
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,遇冷热刺激加重,这种多属外感风热,常见于感冒发烧期间出现的牙疼,应急处理可以用金银花15克+连翘10克+薄荷6克泡茶,既能疏散风热又可解毒止痛,还有个小窍门,把新鲜仙人掌去刺捣烂,取汁液滴在患处,清凉止疼效果特别好。

第三种:虚火上浮型
这类牙疼来得慢但持续时间长,表现为隐隐作痛,下午晚上加重,常伴腰膝酸软、手脚心发热,多见于长期熬夜或更年期人群,治疗原则是滋阴降火,常用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,日常保健可以用盐巴炒热后装布袋热敷涌泉穴(脚底板前部凹陷处),每次20分钟,能把上浮的虚火引下来。

中药外治显神通

除了内服药,中医还有很多外治法值得尝试:

含漱法:野菊花30克+生甘草10克煎汤晾凉后含漱,早晚各一次,特别适合牙龈红肿出血的情况,要是嫌麻烦,直接嚼几粒花椒也能暂时麻痹神经止痛。

敷贴法:将吴茱萸研成细末,加醋调成糊状,睡前贴在涌泉穴,第二天揭掉,这个方法看似奇怪,但对下焦虚寒导致的牙疼特别有效,很多老年朋友试过都说好。

熏蒸法:准备防风、细辛各10克,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焖5分钟,对着口鼻做蒸汽吸入,注意温度别太高,小心烫伤,这种方法能快速疏通经络,缓解神经性牙痛。

食疗养生更重要

俗话说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日常饮食调理才是根本,给大家推荐几个家常食谱:

✔️ 绿豆百合粥:绿豆50克提前浸泡,加百合20克、粳米适量熬粥,适合胃火旺盛者。

✔️ 枸杞瘦肉汤:猪瘦肉切片焯水,加枸杞15克、麦冬10克炖煮,滋补肾阴效果好。

✔️ 苦瓜排骨汤:新鲜苦瓜半根切块,与排骨同炖,每周吃两次可清热降火。

⚠️ 特别注意:牙疼期间坚决不能吃烧烤、火锅、榴莲等热性食物,甜食也要严格控制,我有位朋友就是因为月经期狂吃巧克力,结果引发急性牙髓炎,疼得整宿睡不着觉。

预防复发的小秘诀

根据临床观察,大多数牙疼患者都有共同的生活陋习:要么长期侧卧睡觉压迫患侧牙齿,要么习惯性单边咀嚼导致咬合紊乱,建议大家养成以下习惯:

① 坚持早晚叩齿36下,力度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宜,能坚固牙根;

② 饭后用淡盐水漱口,杀菌消炎还不贵;

③ 选择合适的牙刷很重要,毛过硬会损伤牙龈,太软又刷不干净,电动牙刷是个不错的选择;

④ 每年至少洗一次牙,清除牙结石比任何补品都强。

说了这么多,最后还是要强调一句:如果牙疼持续超过三天,或者伴随面部肿胀、发烧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就医!中医虽然擅长慢性病调理,但对于感染扩散、龋齿穿孔等问题,还是需要现代医学手段介入,毕竟身体健康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