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常说“身子骨硬朗”,可这背后的学问都在中医说的“肝脾肾”三个字里藏着呢!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就像一把钥匙,能帮我们打开健康长寿的大门,今天咱就唠唠这三个宝贝疙瘩,看看它们咋影响着咱们每天的精神头儿、消化劲儿,还有整个人的精气神。
先说这肝脏,它可是个默默干活的大劳模,中医讲“肝主疏泄”,简单说就是管着全身上下气的流通,您有没有过这种情况?工作压力一大就两肋胀痛,莫名其妙发火,或者早上起来眼睛干涩——这都是肝在抗议呢!肝就像个交通警察,指挥着气血顺畅通行,要是总熬夜追剧、生气憋闷,肝经堵了,轻则长痘痘、月经不调,重则血压蹭蹭往上涨,我见过不少朋友仗着年轻拼命加班,结果查出脂肪肝才后悔莫及,其实护肝特别简单,晚上十一点前睡觉最养肝血,平时泡杯菊花枸杞茶,吃点绿色蔬菜,周末去郊外走走,让眼睛多看看远处的绿树,这就是最好的保养。
再聊聊脾胃这对黄金搭档,中医把脾胃称作“后天之本”,咱们吃进去的食物能不能变成营养,全靠它们俩配合,现在好多人吃饭没个准点,要么饿过头暴食,要么随便吃点冷饮对付,您发现没有?那些经常胃胀反酸的人,往往还伴随着脸色发黄、四肢无力,这就像汽车发动机进了劣质汽油,跑起来肯定没劲,有个老病号特别典型,三十多岁的小姑娘为了减肥天天节食,后来不仅例假紊乱,连头发都大把大把掉,医生让她每天喝小米山药粥,配合艾灸中脘穴,三个月后气色明显好转,所以说“脾胃好才能吃嘛嘛香”,早餐一定要吃热乎的,夏天少吃冰棍,冬天多吃炖菜,这才是顺应天时的养生法。
说到肾脏,那可是先天带来的本钱,中医认为“肾藏精”,相当于人体的蓄电池,存着父母给的生命能量,现在年轻人流行的“朋克养生”最伤肾——白天灌咖啡提神,晚上刷手机到凌晨,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腰膝酸软、耳鸣健忘,有位中年男士来找我调理,他说自己明明睡得不少,但整天昏沉沉的,一问才知道他常年应酬喝酒,晚上还要照顾哭闹的孩子,我让他每天搓后腰至发热,用杜仲泡水喝,叮嘱他睡前热水泡脚,两个月后他惊喜地说,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,其实补肾不一定非要吃昂贵补品,黑色食物像黑豆、黑芝麻就很好,关键要节制房事,避免过度劳累。
这三个脏腑可不是各自为战,而是互相成就的好兄弟,肝属木,脾属土,肾属水,五行相生相克维持平衡,就像开公司一样,肝负责制定战略方向(疏泄),脾作为后勤保障(运化),肾提供资金储备(藏精),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拖累整体,我曾遇到个患者长期腹泻,吃止泻药总不好,仔细把脉发现他既有肝郁又有脾虚,于是开了逍遥散加减,既疏肝又健脾,果然药到病除,这说明治病求本得找根源,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。
日常生活中怎么养护这三宝呢?给大家支几招实在的:早晨起床先叩齿三十六下,吞津液养肾阴;上午十点左右晒晒太阳补阳气;吃饭细嚼慢咽减轻脾胃负担;生气时深呼吸十次再说话护肝脏,动则生阳”,八段锦里的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这个动作就能同时调理肝脾肾三经,当然啦,感觉不舒服千万别硬扛,及时找正规中医师辨证施治才是正道。
说到底,中医的智慧就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里,咱们不用追求什么灵丹妙药,只要顺着身体的节律过日子,把肝脾肾伺候舒服了,自然能吃能睡精神足,就像种庄稼要松土施肥,养身体也得慢慢调养,从今天开始,放下手机早点睡,吃饭细嚼慢咽,有空揉揉太冲穴(在大脚趾缝)、足三里(膝盖下四指宽),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,坚持下来就是最好的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