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结直肠炎反复折磨人?试试找老中医调根本!

一归堂 2025-08-12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说起这慢性结直肠炎啊,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尴尬的毛病,很多病友都经历过那种折腾——肚子一疼就得往厕所跑,刚站起来没一会儿又得坐下去;大便不是稀烂带黏液,就是夹杂着血丝,擦屁股都小心翼翼生怕弄脏手;明明吃得清淡规律,可稍微吃点凉的、辣的就发作,整个人被这反复发作的毛病搞得身心俱疲,要是你也正遭这份罪,不妨听听过来人的经验:找位靠谱的老中医慢慢调理,或许能帮你打开新的局面。

为啥慢性病总盯上你的肠子?

现代医学把慢性结直肠炎归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,虽说能用药物暂时压制住症状,但稍不注意就容易复发,从中医角度看,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,咱们的老祖宗认为,肠道的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——要么是脾胃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停滞,要么是肝郁克脾影响了气血运行,又或者是肾阳不足没法温煦脏腑,就像家里下水道堵了,光疏通管道不够,还得看看是不是源头的水压太大,或者管子本身变形了,老中医看病讲究“追根溯源”,不会只盯着发炎的部位猛攻,而是把你的体质、生活习惯、情绪状态都算进账里,这才叫真正的个性化治疗。

我认识一位五十多岁的张大姐,患溃疡性结肠炎七八年了,刚开始她跟大多数人一样吃西药控制,好一阵坏一阵,后来发展到每天便血十几次,体重骤降二十多斤,直到遇见当地有名的周老先生,人家搭脉一看就说:“你这是典型的脾虚湿盛兼有瘀毒。”开了副包含黄芪、党参补气的方子,配上黄连解毒燥湿,再加少量三七粉化瘀止血,三个多月下来,不仅便血止住了,连以前动不动就腹胀的情况也好了很多,关键就在于周老没有用猛药强行消炎,而是像园丁修整花木那样,慢慢扶正祛邪。

老中医眼里的调理门道

真正懂行的老中医治病,绝不会让你一直依赖某一种特效药,他们通常会分阶段来处理:急性发作期以缓解症状为主,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清热利湿;等到病情稳定了,就会转向健脾益胃的思路,四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都是常用的打底方;对于病程长、身体虚弱的患者,还会酌情加入肉桂、干姜等温阳药材振奋机能,有些老大夫甚至会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用药,春天防风胜湿,夏天清暑益气,秋天润燥养阴,冬天填精补肾,这种动态调整的智慧可不是简单套公式能做到的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治法,很多老中医都会配合艾灸、穴位贴敷这些传统手法,有个真实案例很典型:三十多岁的程序员小王长期久坐加班,患上慢性结肠炎后总是晨起腹泻,老中医在他神阙穴(肚脐)贴上自制的温中散寒膏,每周三次雷打不动,配合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2调节植物神经,坚持两个月后,困扰他两年多的“五更泻”居然消失了,这就是中医说的“内外兼治”,有时候局部刺激带来的效果比单纯吃药更立竿见影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!

找老中医调理虽然好,但也要注意避开几个常见误区,首先是急功近利的心态——有人吃了三天中药没见效就换医生,殊不知中医调理就像炖老火汤,尤其是陈年痼疾更需要耐心,其次是盲目模仿他人药方,同样是拉肚子,有的人是寒湿有的是湿热,乱喝网上搜来的偏方很可能加重病情,再有就是忽视忌口的重要性,老中医常说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生冷瓜果、冰镇饮料、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治疗期间必须严格忌口,否则再好的药也架不住天天作践肠胃。

记得去年接诊过个年轻姑娘,为了减肥长期节食导致结肠黑变病,她找到我很着急地问能不能快速治好,我说你先做到两件事:一是按时吃饭细嚼慢咽,二是每天早晨喝杯温热的姜枣茶,刚开始她半信半疑,坚持半个月后排便规律明显改善,你看,很多时候不是药物不灵,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,老中医最擅长的就是教你如何与身体和解,而不是单纯对抗疾病。

给正在求医路上的你几句掏心窝的话

如果你决定尝试中医治疗,一定要选经验丰富的正规医师,怎么看靠不靠谱?看他会不会详细询问你的饮食习惯、睡眠情况、月经是否正常(女性尤其重要),摸脉时是否专注认真,开方前有没有解释清楚病因病机,好的老中医一定会告诉你:这个病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系统调理,期间可能会有排病反应,比如短暂腹泻加重或是排气增多,这都是正气抗邪的表现。

平时在家也可以做些辅助保健:早上起床后顺时针按摩腹部一百圈,睡前用热水袋热敷关元穴(脐下三寸);饮食上多吃山药、南瓜、小米粥这类黄色入脾的食物;心情烦躁时泡杯玫瑰花茶疏肝解郁,慢性结直肠炎不是你的敌人,它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,提醒你要放慢脚步,好好呵护自己的消化系统。

说到底,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,最终目的都是恢复健康的生活品质,与其在各种检查单之间焦虑徘徊,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,找个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好好调理,毕竟,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养生智慧,对付这种缠绵难愈的慢性病,确实有它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