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家的深山里,老一辈人总爱采些"鬼见愁"晒在屋檐下,这种名字听着吓人的草药,却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宝贝,前年邻居张叔上山砍柴摔折了腿,村医就是用鬼见愁捣碎敷在伤处,不出半月就能拄拐走动,这事儿在村里传得神乎其神。
藏在山沟里的千年秘方
鬼见愁这名字透着股生猛劲儿,其实它学名叫"八角莲",因叶片分裂如鬼爪得名,在云贵川的深山老林里,有经验的采药人专挑向阳坡地采摘,叶片完整带绒毛的才是好货,根部挖出来要立即晒干,否则药效会打折扣,老药农说这草药认主,陌生人进山往往寻不到踪迹,倒是土生土长的山娃子闭着眼都能找到。
祛风除湿的天然药库
别看鬼见愁长相怪异,却是风湿骨病患者的救星,隔壁王奶奶每到梅雨季节膝盖就疼得睡不着,去年泡了鬼见愁药酒,每天抿两口,现在能跟着广场舞队跳三个小时不带喘,这草药性凉却能驱寒,配上白酒浸泡后,辛香直往骨头缝里钻,不过可不能贪杯,过量饮用反而伤胃。
外伤圣手的民间智慧
最神奇的还是它的外敷功效,前阵子我爬山崴脚,脚踝肿得跟馒头似的,老妈翻出祖传的陶罐,里面存着陈年鬼见愁粉末,掺着黄酒调成糊状敷上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当晚疼得睡不着,第二天居然能慢慢挪步了,老中医说这草药含挥发油成分,能快速消肿止痛,比某些西药膏药还管用。
厨房里的养生妙用
除了治病,鬼见愁还能当食材,清明前后摘嫩芽焯水,拌上辣椒蒜末,脆生生的特别开胃,去年表姐怀孕腿肿,丈母娘天天用鬼见愁煮鲫鱼汤,说是能补气血又不上火,不过新鲜茎叶性寒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最好搭配生姜中和。
这些禁忌要记牢
虽说是好东西,但鬼见愁也有脾气,孕妇绝对不能碰,以前村里有个媳妇不懂规矩喝了药酒,差点酿成大祸,另外不能和茶叶同服,两者相遇会产生絮状物,影响吸收,现在市面上有用硫磺熏制的劣质品,买的时候要选带着自然清香的,叶片背面有细毛的才是正宗货。
这些年城里药店开始卖袋装鬼见愁茶,但总归不如家乡野山里现采的地道,上次带同事去山里玩,特意带他认了这种草药,看着城市长大的白领对着杂草惊呼神奇,突然觉得老祖宗留下的草木智慧,才是真正的宝藏,下次回家该再跟老妈学学辨认窍门,毕竟这种长在记忆里的草药,承载的不只是药效,更是代代相传的乡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