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门上挂的医草,竟是厨房里的调味高手?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端午节快到了,家家户户门口又飘起了艾草的清香,您可别小看这随手插在门上的野草,它可是中医眼里的"医草",厨房里的"调味担当"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些藏在生活里的中药香草,看看它们那些有趣的别名背后藏着什么养生智慧。

【艾草:医草也是"姑娘草"】 要说最接地气的中药香草,艾草必须排第一,这味在南方田间地头随便长的野草,学名叫做艾蒿,民间却亲昵地叫它"艾艾""医草",老辈人常说"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",说的就是它祛寒除湿的本事,您注意过没有?艾草叶子背面那层白白的绒毛,摸起来软乎乎的,活像小姑娘的纤纤玉手,难怪有些地方管它叫"姑娘草"。

这草可浑身是宝:春天采嫩芽焯水凉拌,夏天用干艾煮水泡脚,秋冬做成艾绒灸穴位,去年我邻居王婶风湿腿疼,就是用艾叶加生姜煮水熏洗,半个月就见效,最绝的是艾草晒干的香气能驱蚊,比那些化学喷雾强多了。

【藿香:救命的"土藿香"】 前年我去云南旅游,正赶上雨季,导游特意给我们每人发了片藿香叶含着,当地人管这种带着辛辣味的叶子叫"土藿香",说是治水土不服的宝贝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不就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"藿香"嘛!它的正式学名广藿香,听着就比土名字洋气,但老百姓还是认准"土藿香"这个实在称呼。

这草最神的是化湿醒脾,记得去年公司团建吃海鲜大餐,同事小刘贪嘴吃多了,晚上上吐下泻,我给他冲了杯藿香佩兰茶(藿香3克+佩兰3克+陈皮2克),第二天就活蹦乱跳去上班了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藿香正气软胶囊,不过比起药店的成品,我更爱用新鲜藿香叶泡茶,那股子辛香之气特别提神。

【紫苏:散寒的"大耳朵草"】 前两天去菜市场,看见鱼摊老板往鲶鱼锅里撒紫苏叶,这才想起老家管这植物叫"大耳朵草",您瞧那叶子圆溜溜的,边缘还带点褶皱,可不就像小时候玩的猪八戒耳朵?这草在中药铺叫紫苏,分紫苏叶、紫苏梗、紫苏子三部分入药,我最常用紫苏叶煮鱼,那股子特殊的香气既能去腥,又能中和鱼肉的寒性。

上个月感冒鼻塞,我妈教我用紫苏叶卷成小筒塞鼻孔,别说还真管用,中医说它能发散风寒,特别适合空调房呆久了头疼脑胀的时候,现在年轻人流行喝气泡水,我倒觉得用紫苏叶+柠檬+冰糖腌罐紫苏柠檬饮,冰镇后比碳酸饮料健康多了。

【薄荷:会走路的"清凉油"】 要说最熟悉的中药香草,非薄荷莫属,这绿油油的小植物简直就是会走路的清凉油,被蚊子咬了掐片叶子揉揉,立马止痒,我们宿舍都叫它"天然风油精",夏天枕头边总放着几枝,它正式学名薄荷,但民间更爱叫"薄荷脑""银丹草",听着就透心凉。

上次闺蜜嗓子疼,我给她煮了壶薄荷甘草茶(薄荷5克+甘草3克+冰糖),喝两天就好了,这草最妙的是双向调节:上火时能清热,受寒时又能发汗,我现在冰箱常备薄荷糖浆,头疼脑热时兑点温水,比吃药片舒服多了。

【佩兰:祛暑湿的"香水草"】 第一次见佩兰是在中药房,看着像缩小版的麦穗,闻着有股淡淡的花香,老药师说这叫"醒头草",专治暑湿困脾导致的昏沉,我查资料发现它学名佩兰,但民间更多叫它"香水草"——您把新鲜佩兰搓碎闻闻,是不是有股子雅致的幽香?

前阵子梅雨季节,办公室此起彼伏打喷嚏,我泡了壶佩兰荷叶茶(佩兰3克+荷叶2克+陈皮1克),大家喝了都说脑子清醒了,这草最适合做香囊,我奶奶以前总把晒干的佩兰缝在枕头里,说是能防疰夏,现在我都改用佩兰+艾叶+丁香自制驱蚊包,比化学香囊健康百倍。

这些藏在生活里的中药香草,个个都是千年传承的养生密码,您看端午节挂艾草不仅是风俗,更是古人防疫的智慧;厨房里随手撒的紫苏不只是调料,更是化解鱼肉寒性的良药,下次再遇见这些"野草",可别只当它们是草木,它们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天然药箱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