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身边朋友念叨"姜蚕养生",我还以为又是啥网红产品,结果一查资料才发现,这玩意儿居然是中医里的宝藏食材!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低调的养生高手——到底姜蚕有啥神奇功效?咱们老百姓该怎么吃才有效?
姜蚕到底是个啥? 很多朋友第一次听说"姜蚕"可能会误会成生姜泡蚕蛹,其实完全是两码事!咱们说的姜蚕,正经名字叫"姜黄蚕蛹",是把蚕蛹和姜黄粉一起腌制发酵制成的传统食材,这黑不溜秋的小东西看着不起眼,可是在浙江、江苏一带,家家户户冬天都要腌上几罐当补品。
老祖宗留下的5大功效
-
暖胃驱寒效果翻倍 记得去年冬天拍外景,导演组煮了姜茶还不够,又往里面加了几勺姜蚕酱,当时只觉得味道特别冲,但喝下去不到半小时,手脚立马就热乎了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蚕蛹本身含有70%以上的优质蛋白,加上姜黄的温热属性,相当于给胃部打了双层保暖补丁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、痛经的女生,比单纯喝红糖水管用多了。
-
关节养护有奇效 隔壁王大爷常年风湿腿疼,去年开始每天早饭拌粥吃半勺姜蚕,现在上下楼梯利索得很,他说以前吃钙片都没这么明显,原来蚕蛹里的甲壳素能促进软骨修复,姜黄中的姜黄素更是天然消炎药,双剑合璧对骨关节特别好,不过要提醒下,痛风患者得少吃,嘌呤含量有点高。
-
熬夜救星不是吹的 自从做了新媒体工作,凌晨三点收工是家常便饭,有次剪辑师推荐了秘方:半夜饿了就嚼两颗姜蚕,试了一个月发现,第二天脸色居然不像之前那么蜡黄,查资料才知道,蚕蛹富含B族维生素和色氨酸,能修复熬夜损伤的神经,姜黄还能加速肝脏排毒,堪称夜猫子续命神器。
-
免疫力提升肉眼可见 上个月办公室流感肆虐,唯独小刘安然无恙,问他秘诀,这小子每天早餐馒头夹姜蚕片,蚕蛹的免疫球蛋白加上姜黄的抗菌成分,确实能增强抵抗力,现在我出门包里都揣着自制的姜蚕花生米,随时补充能量。
-
皮肤状态悄悄变好 最意外的是发现美容功效,同事小美坚持吃了两个月姜蚕,原本满脸痘印居然淡了不少,查了实验室数据才明白,姜黄素有强大抗氧化力,蚕蛹的氨基酸组合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,这组合简直比护肤品还管用。
这样吃才能发挥最大效果
-
早晚空腹含服 每天早起和睡前各放两粒在舌下,慢慢融化后咽下,这样能最快被吸收,特别适合肠胃不好的人。
-
炖汤时放一把 煲鸡汤、排骨汤时加10克左右,既能去腥又能增鲜,注意不要高温久煮,营养会流失。
-
佐粥配馒头 直接切碎拌在热粥里,或者夹在煎饼里,早上来不及做饭时最方便,就是味道有点重,吃完记得漱口。
三类人要慎吃
-
孕妇忌口 虽然营养丰富,但姜黄有活血作用,准妈妈们还是忍忍吧
-
过敏体质测试 第一次吃先少量尝试,有人对蚕蛋白过敏,会出现红疹
-
阴虚火旺者少食 本身就容易上火、长痘的朋友,建议搭配银耳羹一起吃
辨别好坏的小窍门 正宗的姜蚕应该是琥珀色半透明状,闻着有淡淡姜香,要是颜色发黑或有刺鼻酸味,肯定是劣质品,某宝上很多打着古法制作的,实际上都是化学染色,买的时候一定要看质检报告。
保存方法超简单 不用放冰箱!只要装在陶瓷罐里,放在阴凉通风处就行,姜蚕越陈越好,放半年以上还会结成糖块,这时候泡水喝最养人。
现代研究怎么说 浙江大学最新实验显示,姜蚕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抑制率高达87%,难怪老一辈说它能治胃病,不过专家也提醒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,最多算个辅助食疗方。
名人养生经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活到98岁,晨起必吃姜蚕的习惯坚持了四十年,台湾作家李敖在化疗期间,主治医师就推荐过姜蚕食疗方,看来这小黑疙瘩真有两把刷子!
实用食谱推荐
-
蜂蜜姜蚕饮 30克捣碎+500ml温水+2勺蜂蜜,焖泡2小时,下午犯困时喝最提神
-
醋泡姜蚕 玻璃罐装八分满,倒陈醋密封两周,每天午饭时吃两三颗,开胃又消食
-
红枣姜蚕糕 蒸红枣时铺一层姜蚕碎,出锅后趁热敷肚脐,宫寒痛经立刻缓解
小心这些误区 × 不能和柿子同吃:鞣酸遇到蛋白质会结块 × 别用金属容器装:会产生有害物质 × 开水冲泡会破坏营养:60℃温水最佳
说到底,姜蚕不是神药,但确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,关键要坚持吃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,最近我把它当成办公室零食,配合枸杞菊花茶,连续加班一周也没冒痘,准备继续吃下去!你们有没有试过这种传统美食?欢迎在评论区